第2章感觉-生理心理学-2012-9-22.pptx

  1. 1、本文档共8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张文娟 2012-9-22;第二章 感觉的生理心理学的基础;感觉;特异感觉系统和非特异投射系统;第一节 视觉生理心理学;;一、视觉信息的产生;一、视觉信息的产生;(一)在视网膜上折光成像的生理心理学机制:;1)瞳孔反射(光反射);2)瞳孔-皮肤反射;3)调节反射;2、眼动的生理心理学机制;下直肌;1)随意性眼动;2)非随意的眼动;3)眼动中枢;小结:;(二)视网膜的光感受机制;1、光生物化学反应;视紫红质在光照时迅速分解为视蛋白和视黄醛 →视黄醛分子在光照时由11-顺型(一种较为弯曲的构象)变为全反型(一种较为直的分子构象) → 视蛋白分子构象也发生改变,经过较复杂的信号 传递系统的活动,诱发视杆细胞出现感受器电位。 在亮处分解的视紫红质,在暗处又可重新合成,亦即它是一个可逆反应:全反型的视黄醛变为11-顺型的视黄醛, 很快再同视蛋白结合。 ; 拓展材料:维生素A与视力;;谁需要补充维生素A;2、光生物物理学反应;3、颜色视觉信息的光生物学基础;二、视觉信息的传递;(一)视网膜内信息的传递;(二)视觉通路与信息传递;2.2 视觉信息的传递;人类视网膜感光细胞有视杆和视锥细胞两种。 视锥细胞对光的敏感性较差,介导昼光觉。但能辨别颜色,且对物体表面的细节和境界都能看得清楚,有很高的分辨力。 视杆细胞对光的敏感性较高,介导暗光觉,只能区别明暗、而无色觉。(视感杆细胞所含的感光物质为视紫红质) ;三、视觉信息加工与编码;(一)视中枢神经元的感受野;(一)视中枢神经元的感受野;开反应:对感受野施予光刺激引起神经节细胞单位发放频率增加的现象。 闭反应:撤出光刺激引起神经节细胞单位发放频率增加的现象。 开中心细胞:在神经节细胞同心圆式的感受野中,其中心区光刺激引起神经节细胞开反应,周边区闭反应的神经节细胞称为开中心细胞。 闭中心细胞:同上相反,感受野中心区引起神经节细胞闭反应,感受野周边区引起开反应的神经节细胞。 神经节细胞、外侧膝状体的神经元分为:开中心细 胞和闭中心细胞 视皮层神经元分为:简单型、复杂型和超复杂型; 1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感受野呈现同心圆式,其中心区和周边 区之间总是拮抗的。 2 外侧膝状体神经元:其感受野与神经节细胞基本相似,形成中心区和周边区相互拮抗的同心圆式的感受野。 3 皮层神经元的感受野分三种类型:简单型、复杂型、超复杂型。 1)简单型感受野:面积较小,引起开反应和闭反应的区均呈直线 型,两者分离形成平行直线,但两者可以存在空间总和效应; 2)复杂型感受野:较简单型大,呈长方形且不能区分出开反应与 闭反应区,可以看成是由直线型简单感受野平行移动而成,也可 以看成是大量简单型皮层细胞同时兴奋而造成的; 3)超复杂型感受野:其反应特性与复杂型相似,但有明显的终端 抑制,即长方形的长度超过一定限度则有抑制效应。 总之:(1)简单型的细胞感受野是直线形,与图形边界线的觉察 有关;(2)复杂型和超复杂型细胞为长方形感受野,与对图形的 边角或运动感知觉有关。;(二)视觉信息提取的功能柱理论;1、特征提取功能柱;2、空间频率柱;补充:; 外侧膝状体一方面接受来自两眼颞侧的视神经,另一方面还接受来自两眼鼻侧的视神经。但前者不交叉,后者要交叉。也就是说,左外侧膝状体接受左眼颞侧的视神经和右眼鼻侧的视神经,而右外侧膝状体则接受右眼颞侧的视神经和左眼鼻侧的视神经。外侧膝状体的结构与大脑皮层相似,也由6层细胞组成。其中1、4、6层接受对侧交叉视神经束(来自鼻侧)的传入;2、3、5层则接受同侧不交叉视神经束(来自颞侧)的传入。 由外侧膝状体发出的第二级视神经纤维将视神经发放投射至大脑皮层的高级视觉中枢——先到达视觉皮层基本区V1(在布洛德曼17区),继而V1又与视皮层的V2区(在布洛德曼18区)、V3区(在布洛德曼19区)、V4区(也在布洛德曼18区)等视觉皮层联络区发生联系。其中V1区先完成初步的视觉感知,V2进一步完成与图形、轮廓及运动感知有关的加工,V3实现动态形状感知,V4则是布洛德曼18区中与颜色感知有关的区域。;第二节 听觉的生理心理学;一、声音刺激的物理参数和心理物理参数;二、耳与听觉通路;耳蜗:;听觉通路:;三、听觉信息的神经编码;1、音高的神经编码与听觉理论;2、音强的神经编码;3、对音色的神经编码;4、声源空间定位的神经编码;四、听觉门控理论与听觉门控障碍;第三节 味觉与嗅觉生理心理学;一、味觉;一、味觉 3、味觉的信息加工;二、嗅觉 1、嗅觉感受器与嗅觉通路;二、嗅觉 2、嗅觉信息加工;第四节 躯体感觉生理心理学;一、躯体感觉模式及其编码的一般规律;感觉神经→脊髓神经元→丘脑腹后核→大脑皮质(中央后回) 根据体表功能不同,在中央后回的代表区也有所不同 脊髓感觉神经元在体表的感受野类

文档评论(0)

糖糖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