屡败屡战曾国藩剖析.ppt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屡败屡战曾国藩 中华千古第一完人 市委党校基础理论教研室 奉全胜 曾国藩:湖南长沙湘乡人。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与胡林翼并称曾胡,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 曾国藩一生奉行为政以耐烦为第一要义,主张凡事要勤俭廉劳,不可为官自傲。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以忠谋政,礼治为先,在官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曾氏是中国近代化建设的开拓者。在曾氏的倡议下,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 曾国藩对清王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修身齐家治国:中华千古第一完人 中国自古就有立功(大事业)、立德(精神楷模)、立言(留下学说)“三不朽”之说,而真正能够实现者却寥若星辰,曾氏就是其中之一。 他打败太平天国,保住了大清江山,是清朝的“救命恩人”;他“匡救时弊”、整肃政风、学习西方文化,使晚清出现了“同治中兴”。 他克已唯严,崇尚气节,标榜道德,身体力行,获得上下一至的拥戴。 他的学问文章兼收并蓄,博大精深,是近代儒家宗师。 经久不衰的人格偶像 在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上半叶,曾氏一直是经久不衰的人格偶像。梁启超、蔡锷、青年毛泽东、蒋介石都曾经崇拜之至。不仅带兵的、为官的、有政治抱负的服膺他,连一般读书人也对他敬佩不已,视之为儒家内圣外王理想人格的完美体现。 毛泽东曾说“愚意所谓本源者,倡学而已矣。博学如基础,今人无学,故基础不厚,进惧倾记。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观其收拾洪杨一役,完满无缺。使以今人易其位,其能如彼之完满乎?” 蒋介石:“其著作为任何政治家所必读”。 学说熏陶:“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 曾氏5岁发蒙,14岁开始应童子试; 23岁时,经8次考试中秀才; 24岁中举; 经3次会试,于28岁考中进士点翰林; 道光20年(1841),30岁进入京师翰林院,一呆整10年; 长达23年寒窗苦读,多达12次科举考试; 39岁,做礼部侍郎。三年间,先后兼任过兵部、工部、刑部、吏部侍郎,是为“遍兼五部” 。 于蓄才养望之地,广读百书,精神境界大升华 曾氏向理学大师唐鉴(京师士人的精神领袖)请教检身之要和读书之法,深得教益。唐告之曰: 检身,当以《朱子全书》为宗师:不应只浏览,而要身体力行; 修身从两方面下手:一为内,“主一无适”,即奉行一个宗旨,心无旁骛;一为外,要“整齐严肃”,即言行端谨庄重; 治学有三个门类,即义理、考核、文章。经济之学,即治理国家的学问,归于义理; 经济之学,重在读史; 强调:以记日记的方式监督自己,其监督之关键在于不自欺。 于蓄才养望之地,广读百书,精神境界大升华 曾氏在五个方面对自身予以修整:诚、敬、谨、静、恒: 诚——诚实、诚信、诚恳,不欺人,不自欺; 敬——以敬畏之心态办事待人(书房:无慢室); 谨——言语谨慎,不打诳语,不巧言,不说违心的话; 静——内心宁静。最是静字功夫重要。若不静,则省身不密,见理不明,都是浮的(坚持每日让心安静一时半刻,最好能做到万虑俱息,心如古井); 恒——有规律,做事持之有恒,生活上饮食有节,起居有时。 于蓄才养望之地,广读百书,精神境界大升华 曾氏借助记日记来作修身监督,以慎独的高标准来严格要求。每天将自己的所作所为所想都真实地记录下来,对那些不符合规范的言行思想予以毫不留情地揭露批判。 在这段时期,曾氏做出两个决定: 一是这一生绝不以升官作为发财的手段; 二是效法前贤,以澄清天下为志。 从《易经》的天道中悟出:人当求阙而不要求全,“花未全开月未圆”才是最好状态。 拯时救世  训练湘军 曾氏具有高于平庸官吏的眼光。他看出太平军,与历史上所有的犯上作乱的叛军都不同:有自己的信仰,要用上帝来取代名教;组织性战斗性远不是过去的叛乱者所可比。 咸丰二年十二月中旬,曾氏临危受命,任第一个团练大臣,开始组建湘军: 长沙:成立千人大团; 衡州:组建大湘军——到咸丰三年底,陆师十营五千人,水师十营五千人,后勤人员八千,水陆两个兵种一万八千人,号称二万。 征剿太平军 逐鹿东南 咸丰四年(1854)正月,在衡州府誓师北上,正式开始与太平军逐鹿东南: 三月初至四月初,出师不顺,相继兵败于岳州、长沙地域,狼狈回到长沙。曾氏绝望,向朝廷写了遗折后投水自杀,被左右救出(一投); 胡林翼率黔勇加盟,湘军壮大; 闰七月,收复岳州;八月,收复武昌、汉阳。湘军顿时声名鹊起; 武汉大捷后,曾氏统率以湘军为骨干的三路大军沿江东下,铺开与太平军交手的主战场。 征剿太平军 逐鹿东南 江西鏖战,局面艰难:从咸丰四年秋到咸丰七年春,两年半内,曾氏陷在江西战场—— 第一个目标是九江,久攻不下; 咸丰四年十二月中旬,水

文档评论(0)

LOVE爱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