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节日民俗.ppt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节日民俗.ppt

中国节日民俗 一、中国节日体系的构成 二、传统节日的形成 农耕生产的需要 水稻—“清明出车,谷雨下种”;“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田莫延迟”; “寒露割晚稻,霜降一齐倒,立冬无青稻。” 蚕豆—“冬前勿进洞,到老一根葱”。 “芒种忙种,样样要种,一样不种,就要落空。” 信仰的需求 祈求护佑、酬神、辟邪消灾、渡厄 三、传统节日的功能 (一)和谐天(自然)人关系 节日体现对自然的敬畏与亲近 元旦敬日,元宵敬火,上巳敬水,七夕敬星,中秋敬月,重阳敬山 节日设置与自然节律 春播夏锄,秋收冬藏 儒家“天人合一”;道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二)和谐人事关系 固定时间节点 超日常活动的空间概念 以“仪式”为纽带 家庭-宗族-小团体-大团体 (三)有利身心健康 劳作与休息 交流与沟通 宣泄与减压(“乡人傩,一国皆若狂。”) (四)传统文化的载体 传统美德的集中呈现(敬老爱幼,感恩等) 民俗文艺的集中展演 仪式活动的操练(求吉避凶) (五)情感认同的纽带 情感交流的时空 族群的标识(如春节、端午节) 四、中国传统节日的特点 (一)季节型向节日型转化 由不确定日子逐渐固定日子。 如腊八节——《礼记?郊特牲》:“天子大蜡八。伊耆氏始为蜡……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蜡之祭也,主先啬而祭司啬,祭百神以报啬也。……迎猫,为其食田鼠也。迎虎,为其食田豕也。故迎而祭之。祭坊与水庸,事也。故祝曰:‘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蜡,zhà) 《史记?秦本纪?正义》:“十二月腊日也……猎禽兽以岁终祭先祖,因立此日也。”汉代以冬至后第三个戌(xū)日为腊日,《说文?肉部》:“腊,冬至后三戌,腊祭百神。”南北朝后才定为十二月初八,《荆楚岁时记》:“十二月八日为腊日。” 春节也是到汉代才最后定下来。 * * 复旦大学中文系 郑土有 中国节日 国家纪念日(公历) 传统节日(农历) 二十四节气(太阳历) 民俗节日(太阴历) 何为“节日”

文档评论(0)

tangtianxu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