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测油仪详解.doc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OIL-8型红外测油仪 使用说明书 (该图片由青岛溯源环保设备有限公司网站提供) 目录 一、概述 3 二、仪器特点 3 三、主要技术指标 4 四、工作原理 4 五、仪器结构 5 六、使用方法 6 6.1 仪器安装 6 6.2工作站软件结构及安装 7 6.3 波长零点设置 8 6.4 芳烃阀值 9 6.5清屏 9 6.6测标样选项 9 6.7测样品选项 9 6.8测量样品 9 6.9文件管理 9 6.10计算回归方程 11 6.11四氯化碳纯度检验 12 七、标准曲线制作实例 13 八、水样测试实例 14 1、实验仪器 14 2、实验试剂 14 3、采样和样品保存 14 4、萃取 15 5、吸附 15 6、测定 15 九、仪器使用时应注意事项 16 十、仪器保存及使用条件 16 10.1 仪器正常使用环境条件 16 10.2 运输及存储: 16 附录1 17 概述 传统的成分分析先取样再以定性方式量测,时间长且无法及时得到测量数据。而大多数物质的分子官能基能吸收红外光,利用光谱能量的吸收与转换很容易进行内部成分的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红外测油仪正是以此为基本原理,采用红外分光光度测量,经对样品进行光谱扫描,可显示并打印样品光谱及吸收峰的波数位置,能迅速、准确地测出水体中油份浓度的全部含量。 石油类的定义是:在标准“GB/T16488-1996”规定的条件下,用CCl4萃取,不被硅酸镁吸附,并且在波数为2930cm-1、2960cm-1和3030cm-1全部或部分谱带处有特征吸收的物质。 动植物油的定义是:在标准“GB/T16488-1996”规定的条件下,用CCl4萃取,并且被硅酸镁吸附的物质。 我国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推荐方法,制定并颁布了以红外光度法为基础的“水质 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 红外光度法”(GB/T 16488-1996)国家标准。该标准包括两种方法,红外分光光度法和非色散红外光度法,但在我国目前大多数都采用红外分光光度法。 主要应用领域: 红外测油仪不仅适用于地表水、地下水、海水、生活用水和工业废水等各种水体及土壤中石油类(矿物油)、动植物油及总油含量的监测,同时也是烟气(饮食行业油烟)含油量监测国家标准推荐的仪器。此外,还可用于有机试剂纯度检测及含各种不同C-H键有机物总量和分量的测量。 仪器特点 1.可拆卸一体化光学系统,仪器体积小,重量轻,先分光后吸收,符合红外光谱特点要求,稳定性好,信噪比高。 2.采用电调制光源,即降低了光源发热强度,以利于系统散热,同时由于无机械切光运动器件,从而简化了仪器结构,提高了仪器可靠性。 3.传感器信号处理采用锁相放大电路,提高了仪器信噪比和最低检出限。 4.独特的比色池结构设计,适用1到5厘米任何比色皿。 5.结构简单,仪器光学系统、电气系统自成一体,集成化程度高,从而提高了仪器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 6.操作简单,只需点按一下鼠标即可完成一次油样的测定。 7.测量速度快,测量一次样品仅需1分钟。 8.软件功能强大,测量数据及谱图可以保存到硬盘,随时可以查询、打印谱图,并具有自动调零、回归方程计算等功能。 主要技术指标 1.检出极限:0.15~100mg/L ( 4cm~0.5cm比色皿) <0.0015mg/L(水样,采用萃取比100:1,5cm石英比色皿) 2.重 复 性:≤1% (对20mg/L油样) 3.线 性:R>0.999 4.波数范围:0.0000~3.000AU 6.测量范围:0. 15 mg/L~100mg/L ( 5cm比色皿) 7.外型尺寸:550cm × 380cm × 150cm 8.重 量:15Kg 9.电 源:(220±22)V (50±1)Hz 35VA 工作原理 当某单色光通过被测溶液时,其光能就会被吸收。光能被吸收的强弱与被测溶液的浓度成比例,符合比尔定律 A= log (1/T)=log(I0 / I) 式中:T ---------- 透过率 I0 ---------- 入射光强度 I ---------- 透射光强度 A --------- 吸光度 石油类物质浓度计算公式为: C=X×A2930+Y×A2960+Z×(A3030-A2930/F) 式中:C为油分浓度 A2930 A2960 A3030 为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度 X、Y、Z、F为校正系数 先测总含油量 C总 ,再将萃取液通过硅酸镁吸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os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