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抗战历史文化概述详解.ppt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重庆抗战历史文化 第一讲 概述 重庆交通大学教授 王戎 重庆是中国的战时首都 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治舞台 中共中央南方局所在地、党在大后方的领导中心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远东指挥中心 一、重庆是国共合作抗日的重要政治舞台 1938年10月,在重庆设立八路军驻渝办事处 1939年1月,中共中央在重庆秘密设立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中央南方局 周恩来等以公开身份在重庆与国民政府合作,出版《新华日报》,开展抗日救亡运动 红岩精神: 形成于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进一步升华发展 什么是红岩精神? 为什么叫红岩精神? 红岩精神: 形成于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进一步升华发展 红岩之得名: 一是抗战时期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在红岩村,中共南方局也秘密设在此,是红岩精神发祥地; 二是长篇小说《红岩》, 重点描写20世纪40年代末被关押在渣滓洞、白公馆监狱中革命志士的斗争事迹 。 20世纪90年代,重庆市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红岩精神”这一概念。 救亡图存的爱国精神 不畏艰险的奋斗精神 和衷共济的团结精神 勇于牺牲的奉献精神 重庆是举世瞩目的重庆谈判所在地 重庆是中国民主党派的重要发祥地 中国民主同盟 中国民主建国会 九三学社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前身之一的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 上清寺的“特园” 三、重庆是中国战时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 1937年11月20日,国民政府发表《国民政府移驻重庆宣言》:为“长期抗战起见,本日移驻重庆。此后将以中华人民之众,土地之广,人人抱必死之决心,以其热血与土地凝结为一,任何暴力,不能使之分离。” 12月1日,国民政府在重庆正式办公 。 大量工厂企业、学校、军政机关迁渝 。 重庆曾是战时中国“工业之家” 内迁至渝的企业多达243家,工厂占整个大后方工厂总数的1/3。 军工企业1945年抗战胜利前夕,重庆占17家,总计员工9万人,占当时全国兵工总人数的77% 抗战时期全国文化精英荟萃于重庆 爱国华侨陈嘉庚;科学家李四光、竺可桢;经济学家马寅初;文学艺术家徐悲鸿、张大千、郭沫若、矛盾、冰心;教育家晏阳初、陶行知、黄炎培,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电影演员赵丹、白杨、黄宗英、张瑞芳等。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到重庆。 中央大学、复旦大学、交通大学等31所迁入重庆地区,大后方高校的44%汇集于重庆 科研机构、学术团体数百家,如中央研究院 报社通讯社达200家以上,约占全国的一半 出版、发行机构达400多家 文艺界囊括了所有全国性的文艺社团 三个著名文化区:沙坪坝、北碚夏坝、江津白沙镇 进步文化事业空前繁荣 重庆市政建设也飞速发展 重庆有4座机场,多条国际航线 重庆在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完成了城市近代化的进程,为以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3、重庆是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各种力量在远东的主要外交舞台 重庆成为世界反法西斯东方战场指挥部。1942年l月,同盟国中国战区统帅部成立,重庆成为指挥中国、越南、泰国、缅甸和印度等地盟军作战的指挥本部。 先后有苏、美、法、英等30多个国家在重庆设领事馆,有40多个国家同中国建立了各种外交关系。 重庆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第一次废除不平等条约、签定平等新约的所在地。 1943年1月,平等的《中美新约》、《中英新约》分别在华盛顿、重庆签字。 重庆曾被公认为与莫斯科、伦敦、华盛顿齐名的四大反法西斯历史名城之一。 四、重庆人民在抗战中铸就了坚忍不拔的抗战精神 国统区经济中心和生产基地,重庆人民努力生产,支援前线;开展广泛的征集、义卖、捐献、慰问活动。 重庆青年踊跃参军,1941年《新蜀报》报道:重庆几乎占了全国应征兵额的十分之一 。整个抗日战争期间,重庆给抗日前线输送了96万名战士。 中国抗战牺牲的将士中,川渝籍官兵居五分之一。 宜昌抢运 卢作孚:同盟会会员和四川保路运动的参与者,民生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创始人和总经理,长江航运的一代霸主,风云一时的中国船王;1938年用40天完成宜昌大转运,创造了中国实业界的“敦克尔克”大撤退的奇迹。 重庆大轰炸 八年抗战中,日军飞机对重庆实施长期的无差别轰炸。大轰炸长达6年零10个月,全市直接伤亡32829人,灾民达到172786人,财产损失100亿法币。 山城人民不畏强暴的牺牲精神,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斗志,也赢得崇高的国际赞誉 1942年7月7日中国抗战五周年纪念日,英国首相丘吉尔代表英国政府和人民致电重庆人民:五年中有四个寒暑,中国实际上是单独抵抗侵略,单凭着它的人力和不可征服的精神,对抗侵略者的军队飞机的进攻。中国没有强有力的海军和空军,可是它却经历了足有五十个敦刻尔克而仍然坚定不移! 1944年罗斯福总统赠重庆人民一精美卷轴,表达对山城人民坚毅、勇敢、不可征服精神的敬佩。

文档评论(0)

三四五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