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学第八章全球定位系统的定位技术技术方案.ppt

测量学第八章全球定位系统的定位技术技术方案.ppt

  1. 1、本文档共10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 网形要求 GPS接收机观测,不要求各站点间相互通视。 网形设计,根据控制网用途、现有GPS接收机台数 分两台接收机同步观测、多台接收机同步观测、 多台接收机异步观测三种方案。 介绍两台接收机同步观测方案。 1) 静态定位 两台接收机轮流安置在每条基线端点 同步观测4颗卫星1h左右, 或同步观测5颗卫星20min左右。 用于精度要求较高的控制网, 如桥梁控制网或隧道控制网。 2) 快速静态定位 测区中部选一测点为基准站 安置一台接收机, 连续跟踪观测5颗以上卫星; 另一台接收机 依次到其余各点流动设站观测, 不必保持对所测卫星连续跟踪, 每点观测1~2min。 用于控制网加密和一般工程测量 控制点选在——天空视野开阔、 交通便利、远离高压线、 变电所及微波辐射干扰源的地点 WGS-84坐标系 与测区坐标系的坐标转换 至少有2个及以上的GPS控制网点 与测区坐标系的已知控制网点重合。 坐标转换计算由GPS附带数据软件自动完成。 * * Notes : * * 3、欧洲的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 根据欧盟的设想,伽利略计划分4个阶段逐步实施。第一阶段是系统可行性评估或定义阶段(2000年前结束);第二阶段为开发和检测阶段(2001年至2005年);第三阶段是部署阶段(2006年至2007年);第四阶段为商业运行阶段(2008年以后)。 打造“伽利略系统”将耗资约27亿美元,将30枚人造卫星送上距离地球表面23000公里的太空轨道。欧盟的一些专家称,“伽利略系统”可与美国的GPS和俄罗斯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兼容,“伽利略系统”确定物体的误差范围将在1米之内,此外,“伽利略系统”的运作将十分安全、稳定,非常适合安全要求极高的使用者,如引导飞机安全起降或火车行驶等。 “伽利略”计划的总投资预计为36亿欧元,由分布在3个轨道上的30颗卫星组成。该系统与GPS类似,可以向全球任何地点提供精确定位信号。由于“伽利略”系统主要针对民用市场,因此在设计之初,设计人员就把为民用领域的客户提供高精度的定位放在了首要位置。与美国的GPS相比,“伽利略”系统可以为民用客户提供更为精确的定位,其定位精度可以达到1米,而GPS只能达到10米。 ????按照计划,第一颗用于测试的卫星将于今年年底在白俄罗斯的拜科努尔基地发射升空,2006年“伽利略”系统即可进行正式部署,2008年整个系统完工,正式为客户提供商业服务。 ?中欧合作互利双赢 ????“伽利略”系统主要用于民用领域,中国庞大的潜在用户群对于确保“伽利略”系统的成功具有重要意义。 ????2000年,“伽利略”计划提出不久,欧盟委员会副主席德帕拉西奥在与当时的中国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会晤时就表示希望中国参与“伽利略”计划,得到了中国的积极回应。随后,中国同欧盟签署协议,在北京成立了中欧卫星导航技术培训合作中心,加强国内技术人员的培训和双边交流。而为了落实中方的责任与义务,中国成立了由多家公司参股的“伽利略”卫星导航有限公司。该公司作为国内的总承包商负责协调国内的相关单位和公司,完成中国在“伽利略”计划中所承担的任务。 ?中国加入“伽利略”计划,对双方都是好事。从欧洲方面看,欧洲希望成为未来世界独立的一极,在世界事务中发挥积极的作用。通过与中国在空间技术上的合作,可以对美国的“单边主义”形成一定的牵制,所以在“伽利略”计划的合作中欧洲表现得更主动。 ????而中国通过合作可以获得可观的经济收益,中国将向“伽利略”计划投资2亿欧元,根据比例获取相应收益。同时中国在整个系统的开发运作过程中可以提升本国的技术,学习市场开发的经验,为本国开发独立的卫星导航系统打下良好的基础。 3月中旬,来自中国和欧洲航天部门的官员们行色匆匆,赶赴德国慕尼黑,就争执了半年的导航卫星放射频率“重叠”问题展开第二轮谈判。双方唇枪舌剑,激烈交锋。欧方官员以频率是从美国人手里花“血本”获得,而且欧洲人的“伽利略”系统早已按此频率进行技术设计现已无法修改为由,力压中国“北斗”二号系统“搬迁”到其他频道上;中方则依据国际上通行的卫星发射频率原则——“谁先用谁先得”的“所有权取得”,对自己的权益寸步不让,对欧方的要求据理力争。会谈最终毫无进展,等待下一轮谈判。 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一事上,中国和欧洲从最初的合作,逐步走向竞争,反映了中欧之间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和战略利益冲突,而冲突背后,则揭示了欧洲一直以来对华所抱持的傲慢和排斥心态。关于这场并不为国内人所熟知的争执,其实由来已久,要厘清来龙去脉,还得从最开始的中欧合作签约谈起。 蜜月期(2003年-2004年)中欧优势互补? 反对单极世界 2003年的欧洲,处处弥漫着反美反战情绪。美国执意执行单边主义外交政策,不顾国际社会反对,悍然发动伊拉克战争,欧洲人感受到了“单极世界”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南非的朋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