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遥保护与发展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平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平遥在198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平遥古城在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她不但是中华民族文化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全人类的文化遗产。 平遥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的目的一方面是保护这一具有典型的汉文化特色的历史文化城市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民族文化,另一方面是从平遥本身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角度,通过保护使得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使平遥古城获得持续的生命力。从1980年代初的平遥总体规划提出“保护古城,建设新城”的战略方针开始,二十几年来,平遥不断地探索着保护与发展的合适途径。 2006年,是平遥成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二十周年;2007年,是平遥古城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十周年,认真回顾平遥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历程,全面总结经验和教训,对于平遥古城找到更加完善的保护机制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平遥历史文化价值 平遥古城位于中国北部山西省的中部,是保存完整的历史名城,也是中国古代城市的原型。古城池总面积2.25平方千米,基本保持着明清时期(公元1368~1911年)的历史风貌。 平遥古城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公元前827~782年),自公元前221年中国实行“郡县制”以来,平遥一直是作为“县治”的所在地,延续至今。这是中国最基层的一级城市。现在保存的古城墙是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扩建时的原状,城内现存六大寺庙建筑群和县衙署、市楼等历代古建筑均是原来的实物。城内有大小街巷100多条,保存了原有的历史形态,街道两旁的商业店铺基本上是17~19世纪的建筑。城内有四千余处传统民居院落,其中400多处保存完整,地方风貌独特。根据平遥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报告,平遥古城的历史文化价值如下: 1、独特而丰富的文化遗存。平遥古城自有筑城活动以来,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保留的文化遗存数量多、密度高、跨度的时间长,是被誉为“中国古建筑宝库”的山西省范围内的一个“文物大县”。平遥古城众多的文化遗存,不仅代表了中国古代城市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形式、施工方法和用材标准,也反映了中国古代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艺术进步和美学成就。 2、汉民族的传统文化特色。平遥古城是按照汉民族传统规划思想和建筑风格建设起来的城市,集中体现了公元14至19世纪前后汉民族的历史文化特色,对研究这一时期的社会形态、经济结构、军事防御、宗教信仰、传统思想、伦理道德的人类居住形式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3、完整的古代民居群落。平遥古城自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重建以后,基本保持了原有格局,有文献及实物可以查证。民居建筑布局严谨,轴线明确,左右对称、主次分明、轮廓起伏,外观封闭,大院深深。精巧的木雕、砖雕和石雕配以浓重乡土气息的剪纸窗花、微妙维肖,栩栩如生,是迄今汉民族地区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居民群落。 4、发达的金融城市:平遥古城在19世纪的中后期,是中国金融业最为发达的城市之一,是当代最有影响的票号总部所在地和金融业总部机构最集中的地方。一度时期。曾经操纵和控制了中国的近代金融业。平遥古城在票号兴盛的100多年时间中,对中国近代经济发展产生过积极的影响。 因此,1997年平遥古城以及城外的双林寺和镇国寺被列入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其理由为:平遥古城是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县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 二、平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历程 1980年,平遥县政府组织编制了《平遥县城总体规划》(同济大学编),确立了全面保护历史风貌的总体规划原则,从而使全面保护古城走上了新的历史阶段。 1986年,平遥公布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后,于1989年编制完成了《平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山西省规划院编并获建设部全国优秀规划二等奖),规划将整个古城划分为绝对保护区、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和三级保护区,分别确定了相应的保护要求;在古城外划定一级控制地带和二级控制地带,明确了控制要求。其次,该规划通过空间高度规划、街巷保护规划、典型民宅保护和文物古迹保护等内容对于平遥古城的保护和建设行为进行整体的控制。并且提出了整治规划、旅游规划和实施规划等内容,为平遥古城的道路交通、人口控制、旅游发展等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案。 1997年12月平遥古城列入《世界遗产名录》。1997年,平遥南大街获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项资金250万元,进行了街道界面的整治和市政基础设施设置等工程。1999年在《平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技术成果的基础上,山西省人大颁布了《山西省平遥古城保护条例〈试行〉》,古城保护完全纳入了法制化轨道。1999年,平遥县政府重新组织编制了《平遥县城总体规划》(山西省规划院、同济

文档评论(0)

三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