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兽医学(全套课件669P).ppt

  1. 1、本文档共66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五节 行 气 药 凡能调理气分,疏畅气机,消除气滞病证的药物, 称为行气药。又叫理气药或利气药。理气作用强的,习 称破气药。  此类药物多辛温芳香,主开通郁滞,行气理脾,舒 肝解郁,降气平喘,理气止痛,降逆止呕。用于脾胃气 滞,升降失司所致的肚腹胀满,疼痛不安,嗳气呕逆, 食欲不振,或肝气郁滞,疏泄失常所致的胸胁胀痛,乳 核硬肿,发情紊乱,或肺气上逆,肃降失司所致的咳嗽 气喘,呼吸不利,痰涎壅盛等证。  使用行气药应根据不同证候适当配伍,如草料停积的 脾胃气滞,可与消食药或泻下药配伍脾胃虚弱、运化失 司所致之气滞,与健脾益气药配伍;气滞兼肺气上逆所 致之咳嗽有痰,可与化痰止咳平喘药配伍;气滞兼血 瘀,与活血祛瘀药配伍。  行气药多辛燥,易耗气伤阴,不宜过量与久服。气虚 阴亏宜慎用。破气降气药对体虚、孕畜慎用。本类药多 含挥发油,故不宜久煎。  1.枳 实 破气消积,化痰散痞。 2.枳 壳 理气宽中,行滞消胀。 3.乌 药 行气止痛,温肾散寒. 4.木 香  理气止痛,和胃止泻。 5.沉 香 行气止痛,温中降逆。 6.陈 皮 行气健脾,燥湿化痰,消食导滞。 7.青 皮 疏肝破气,消积化滞。 8.大腹皮 行气宽中,利水消肿。 9.厚 朴 行气燥湿,降逆平喘。 10.苦楝子 理气止痛,舒肝解郁,杀虫。 第六节 活血祛瘀药  凡以通行血脉,促进血行,消散瘀血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 为活血祛瘀药。又称行血药或活血化瘀药或活血散瘀药。  此类药物性味多辛温。辛能散瘀化滞,温可通行血脉,促进 血行,故适用于血行障碍、瘀血阻滞所引起的多种病证。如跌扑 损伤、瘀血肿痛、产后瘀滞腹痛、胎衣不下、风寒湿痹、关节疼 肿、痈肿疮疡以及瘀血阻滞所出现的血瘀等症。  由于气与血关系密切,“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故本类 药常需与行气药配伍,以增强活血化瘀的作用,而郁金、玄胡、 川芎既具有活血化瘀作用,又兼有行气作用,故用之可少佐行气 药物。征瘕积聚之证,往往发病已久,难以速去,使用破血逐瘀 药时,应与补益之品同用,并作为丸剂、散剂常服,攻补兼施, 缓缓奏效,而对于新瘀急证,宜用汤剂、散剂或加酒送服,取其 力大效捷。 本类药物大多具有催产和堕胎作用,孕畜禁用或慎用,以免 发生流产。同时,凡血虚而无瘀滞者亦慎用。   1.川 芎 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2.丹 参 活血祛瘀,凉血消痈,养血安神。 3.五灵脂 活血,化瘀,止痛。 4.红 花 活血通经,祛瘀止痛。 5.桃 仁  破血祛瘀,润燥滑肠. 6.延胡索(玄胡) 活血散瘀,行气止痛。 7.三 棱 破血行气,消积止痛。 8. 莪 术 破血行气,消积止痛。 9.牛 膝 活血祛瘀,引血下行,利尿通淋,补肝肾。 10.乳 香 活血行气,止痛,消肿生肌。 11.没 药 散血祛瘀,消肿定痛。 12.土鳖虫(虫、地鳖虫) 活血散瘀,通经止痛。 13.郁 金 行气破瘀,疏肝利胆,清心凉血。 14.自然铜  散瘀止痛,续筋接骨。 15酒 活血通络,除湿止痛,散寒理气。 16.醋 活血散瘀,下气消胀,消肿解毒。 17.穿山甲  散血通络,攻疮排脓,通窍下乳. 18.马钱子 通络止痛,散瘀消肿。 19.益母草  活血祛瘀,利水消肿。 第七节 止 血 药  凡是能制止家畜体内外出血的药物,称为止血药。具有清 营、凉血、收敛、凝固的作用。适用于衄血、便血、尿血、子 宫出血以及创伤出血等证,可防止血液耗损或因出血过多而引 起的衰竭。  引起出血的原因很多,而止血药多为治标之品,因此,在 治疗出血性疾病时,不能仅是见血止血,必须根据出血的原因 和不同症状,选择适当的药物进行配伍。如血热妄行出血,与 清热凉血药同用;阴虚阳亢出血,与滋阴潜阳药同用;瘀血阻 滞出血,与活血祛瘀药同用;气虚不能摄血的出血,与补气药 同用。这样标本兼顾,方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此外,在使用止血药时,除一时大量出血应急救止血外, 还须注意有无瘀血。若瘀血未尽,宜选用兼有化瘀作用的止血 药,或适当配伍活血药,以免单纯止血而留瘀。大失血而有虚 脱现象时,单用止血药,往往缓不济急,当先补气固脱,所谓 “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实热方盛或瘀血 阻滞的出血证,止血药不宜过早使用。 1.地 榆 凉血止血,敛疮解毒。 2 .槐 花  凉血止血,清肝明目。 3.侧柏叶 凉血止血,清肺止咳。 4.大 蓟  凉血止血,祛瘀消肿。 5. 小 蓟 凉血止血,消散痈肿。 6.茜 草 凉血止血,行血祛瘀。 7.三 七(田七)  散瘀止血,消肿定痛。 8.蒲 黄 活血祛瘀,收敛止血。 9.仙鹤草 收敛止血。 10.血余炭 收敛止血。 11.白 芨  敛肺止血,消肿生肌。 12.海螵蛸(乌贼骨) 收敛止血,涩精固带,制酸止痛. 13.伏龙肝(灶心

文档评论(0)

lifang36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李**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