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击风险评估软件技术报告详解.doc

  1.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雷击风险评估软件技术报告 Technical Report of lightning disaster assessment software 1 软件整体建设思路 1 1.1 建设原则 1 1.1.1 先进性和成熟性 1 1.1.2 开放性和标准化 1 1.1.3 可靠性和稳定性 1 1.1.4 可扩展性及易升级性 1 1.1.5 可管理性和可维护性 1 1.1.6 实用性和可行性 2 1.2 设计思路 2 1.2.1 以服务为主体 2 1.2.2 发挥计算机的自动化处理能力 2 1.2.3 充分利用气象系统内网共享数据库资源 2 1.2.4 采用多种不同技术实现手段 2 1.3 技术环境 3 1.3.1 硬件环境 3 1.3.2 软件环境 3 1.4 专业技术优势 3 1.4.1 知识产权认证情况 3 1.4.2 业务化使用情况 4 1.4.3 相关论文发表情况 6 2 软件创新点 7 2.1 精确化Ng算法 7 2.1.1 用Td资料计算雷击大地密度(Ng)的局限性 7 2.1.2 雷击大地密度Ng的计算方法 8 2.2 复杂建筑物截收面积计算 10 2.2.1 复杂建筑物截收面积计算举例 11 2.3 Kms与Pms关系拟合 15 2.3.1 GB/T 21714.2中所给出的Kms与Pms关系 15 2.3.2 GB/T 21714.2中所给出的Kms与Pms关系的不足之处 16 2.3.3 Kms与Pms关系的拟合结果 17 2.3.4 Kms与Pms拟合公式的优点 17 2.4 多线路系统损失分量(Lo)的细化和改进 17 2.4.1 现存评估模式的不足 17 2.4.2 Lo取值方法的比对和改进 18 2.4.3 优化Lo取值法内容 20 2.4.4 优化Lo取值法的优势 22 2.4.5 实例探讨 23 2.4.6 优化Lo取值法的优点 25 2.5 基于Surfer8.0的二次开发 26 2.5.1 数据准备 26 2.5.2 核心程序编制 26 2.5.3 软件性能测试 27 2.5.4 小结 29 3 软件技术实现及功能设计 30 3.1 标准与规范 30 3.2 数据库设计 30 3.2.1 软件数据库设计 30 3.2.2 闪电定位资料数据库设计 31 2.2.3雷击风险评估数据库设计 31 3.3 雷击风险评估功能设计 32 3.3.1 地闪数据时空特征分析 32 3.3.2 雷击风险评估业务 33 3.4 复杂建筑物截收面积计算 40 3.4.1 CAD环境设置 40 3.4.2 具体操作步骤 42 3.5 现有模块部分界面展示 45 4 配套硬件平台建设技术方案 50 4.1 网络拓扑结构 50 4.2 机器配置与要求 50 5 小结与展望 52 5.1结论 52 5.1.1开发软件,实现精确、快速评估的可行性 52 5.1.2针对现有评估参数的优化和改进 52 5.2展望 53 5.2.1 GB21714.2标准中评估参数的本土化 53 5.2.2雷击风险评估业务软件的B/S(Browser/Service)化 54 5.2.3使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叠加 54 软件整体建设思路 建设原则 先进性和成熟性 系统设计既要采用超前思维,先进技术和系统工程方法,又要注意思维的合理性,技术的可行性,方法的正确性。系统的设计不但能反映当今的先进技术和理念,而且具有发展潜力,能保证未来若干年内占主导地位。先进性与成熟性并重,并考虑到近年来的应用发展特点,把先进性放在重要位置。 开放性和标准化 系统设计遵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21714-2008/IEC 62305,能够与遵循上述标准的其他系统交换信息,实现信息资源一致与共享。 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考虑技术先进性和开放性的同时,还应从系统结构、技术措施、系统管理等方面着手,确保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达到最大的平均无故障时间。 可扩展性及易升级性 充分利用目前系统的成果,保护前期投资,与现有系统协同工作。 随着管理与服务的变化,系统必然会有横向、纵向扩展、系统负载的重大变化。系统采用分层次、模块化设计,便于系统扩展。为适应应用不断升级的需要,应用系统的软硬件环境必须有良好的可升级性。 可管理性和可维护性 整个应用平台是由多个部分组成的较为复杂的系统,为了便于系统的日常运行维护和管理,要求解决方案和产品必须具有良好的可管理性和可维护性,便于日常运行维护和管理。另外可管理性和可维护性还包括对构件系统的各类平台的自身。 实用性和可行性 系统的主要技术和产品必须具有成熟、稳定、实用的特点,实用性放在首位,既要便于用户使用,又要便于系统管理。 设计思路 以服务为主体 系

文档评论(0)

挑战不可能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