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pdf

  1.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青年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 硕士研究生:黄冬凌 指导老师:叶长生主任 摘要 研究背景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有逐年增多并且年轻化的 趋势。虽然青年乳腺癌(年龄≤35岁)的发病率低,但一般认为其生物学行为 具有较强的侵袭性、恶性程度高、预后差等特点,应充分得到重视。 占0.6%,这是青年妇女肿瘤死亡的首要原因。近年来,欧美国家的青年乳腺癌 患者绝对人数略有上升,但发病率无显著增长。亚洲人群的乳腺癌发病率低于 欧美人群,但青年乳腺癌患者所占的比例明显较高。国内文献报道,35岁以下 乳腺癌患者约占5%一20%,30岁以下占约2%一5%。由于青年乳腺癌预后较差, 近年来对其发病危险因素的研究日渐受到重视。目前,已知的主要危险因素有: (1)家族史:是最重要的青年乳腺癌危险因素。一项瑞典研究显示,262例40岁 以下年青乳腺癌患者中,有乳腺癌或卵巢癌家族史患者占48%,辐射史:青年女 性受辐射后乳腺癌危险性明显增加。Longo等报道接受胸部放疗的何杰金氏病 腺癌患者中BRCAl/2突变较常见。有研究显示BRCAl/2突变患者较无突变患者 的乳腺癌发病年龄提早lO年;(3)种族:相比高加索人种,非洲人种妇女乳腺癌 发病率较低,但年龄较轻,死亡率较高。与此类似,亚洲人群的乳腺癌发病率 低于欧美人群,但青年乳腺癌患者所占比例明显较高。另外,乳腺癌的其他高 危因素对青年乳腺癌可能也有影响,如初潮年龄早、吸烟和肥胖等,这些都有 待进一步研究。 中文摘要 青年乳腺癌的侵袭性强,生物学特性的差异是其最主要的原因、与中老年 乳腺癌相比,青年乳腺癌具有以下特点:病理类型以浸润癌为主,约70%为浸 润性导管癌,组织学分级高,脉管受侵和腋淋巴结转移更为常见,基底样乳腺 癌和三阴乳腺癌常见,骨髓微转移发生率高,因此青年乳腺癌通常肿瘤分期较 晚,并且较中老年患者相同肿瘤分期预后较差。近年来,对于青年乳腺癌的病 理特点分析的文献报道中,激素受体和基因表达的情况众说纷纭,各种回顾性 分析的结果不甚相同。基于此,本研究对于本科室的青年乳腺癌患者进行临床 病理的回顾性分析。 研究目的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有逐年增多且年轻化的趋势。 虽然青年乳腺癌的发病率低,但一般认为其生物学行为具有较强的侵袭性、恶 性程度高、预后差等特点,应充分得到重视。笔者对106例35岁以下(含35 岁)原发性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以及免疫组化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本地区青年 乳腺癌患者的相关临床病例特点,对临床上的诊治提供指导意义。 研究方法: 收集南方医院乳腺科2006年10月~2012年5月收治的106例青年乳腺癌患者 为临床资料,年龄18~35岁,平均30.64岁,病程最短5天,最长1年,平均病程 2.8个月,未婚者17例,已婚者89例。以同期收治的中老年乳腺癌患者640例为 对照分析。所有病例均由术后病理检查证实。 临床特征 ①青年组:临床表 现为乳腺包块94例,乳头溢液12例。肿块分布在外上象限62例,外下象限12例, 内上象限18例,内下象限14例。左乳42例,右乳64例。②中老年组:年龄36~ 78岁,平均45.04岁,病程最短8天,最长10年,平均病程10.4个月,未婚者8例, 已婚者632例,临床表现为乳腺包块524例,乳钙化78例,乳头溢液38例。肿块 分布在外上象限421例,外下象限96例,内上象限88例,内下象限35例。左孚L362 例,右乳298例。采用常规病理方法确认肿瘤的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 转移有无及转移数目。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ER(雌激素受体)、PR(孕激 素受体)、HER-2、Ki一67和P53。结果评判:肿瘤细胞核出现棕黄色颗粒样物为 II 硕士学位论文 阳性,以1%为阳性界值,1%的肿瘤细胞核任何强度着色时即判为阳性:在有理想 的内外阳性对照前提下,1%的肿瘤细胞核着色时判为阴性。HER一2(人类表皮 生长因子受体一2)的免疫组化检测标准:阴性,无着色或者无细胞膜着色,1+,任 何比例癌细胞呈现微弱或不完整细胞膜着色; 2+,10%的浸润癌细胞呈现 弱,中度、完整但不均匀的细胞膜着色,或30%的浸润癌细胞呈现强而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tjAfd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