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土地制度-中国古代土地制度.ppt

中国古代土地制度-中国古代土地制度.ppt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土地制度-中国古代土地制度.ppt

我国农耕文明由于气候、土壤、地形等的差异,形成了南方以种植粟、北方以种植稻和黍为主的格局。黄帝治水的成功,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到战国时期,由于青铜农具和牛耕的普遍使用,我国农耕文明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秦穆公主持兴建了著名的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 我国农耕文明由于气候、土壤、地形等的差异,形成了南方以种植粟、北方以种植稻和黍为主的格局。黄帝治水的成功,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到战国时期,由于青铜农具和牛耕的普遍使用,我国农耕文明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秦穆公主持兴建了著名的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 井田制内容、特点 材料一: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孟子?滕文公下》 * * * 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课标要求: 知道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 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1.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 2.商周:国王所有的贵族土地所有制——井田制 结合以上材料及课文相关内容,井田制的性质、特点。 贵族土地所有制。?? 性质: 特点: 公田——贵族占有,农夫耕作,收获全部归贵族。 私田——分授劳动者,只有土地的使用权,没有所有权收获归农夫 1.根本原因: 2.瓦解表现: 3.彻底瓦解: 商鞅变法,从法律上废除了井田制 直接原因: 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出现生产力水平提高 各国的税制改革 公田抛荒,私田私有 3.春秋:井田制瓦解 二、土地私有制的发展过程 私有 君主土地私有制 地主土地私有制 自耕农土地私有制 承德避暑山庄又名热河行宫,位于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北部,是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它始建于1703年,历经清朝三代皇帝:康熙、雍正、乾隆,耗时约90年建成。是中国现存占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宫苑。   问: 承德避暑山庄属于哪一种土地所有制形式? 材料2 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古者税民不过什一……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 ──《汉书?食货志》 材料1 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 ----[清]陶煦《租核·推原》 土地兼并 (1)危害 国家赋税收入减少 激化社会矛盾,引发社会动荡 (2)根源:封建土地私有制发展的结果 (3)措施: 均田、限田 (4)概括 宋代:田制不立,不抑兼并 明清:买卖土地,广占田地日益普遍 思考:由于土地兼并,土地越来越集中在地主手里,那么土地经营方式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1.概念: 农民租种地主土地,向地主缴纳一定地租,由此,地主与农民形成的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租佃关系日趋普遍化 2.原因 ①土地兼并的发展 ②人多地少 ③商品经济的发展 4.特点:地主与佃农形成租赁契约关系 3.发展历程 ①战国:产生 ②汉代:较普遍 ③宋代:仅次于自耕农 ④明清:普及全国 明朝晚期,很多农民因生计困难,迫于无奈把土地卖掉。当时民间的土地买卖一般由卖方委托中介人寻找买方,三方一起议定价格,写成合约,三方签字画押,合约即可生效。 * *

文档评论(0)

13724589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