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食糖价格波动周期性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国食糖价格波动周期性研究

我国白糖期货价格波动规律研究 良茂期货 王海峰 我国是重要的食糖生产国和消费国,糖料种植在农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我国食糖产、销量都在1000万吨以上,仅次于巴西、印度,居世界第三位。我国食糖的市场化程度很高,国家宏观调控主要依靠国家储备,市场在价格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我国白糖期货2006年初在郑州商品交易所上市,交易时间不长,因此期货价格数据偏少,不利于进行价格波动研究。但是我们发现白糖期价与现货价格有着良好的参照性,二者波动方向一致,波动幅度相当(见图1),而现货市场有较长的交易历史,故本文利用白糖现货价格代替期货价格来研究价格波动规律。 回顾历史,我国白糖市场价格波动频繁,波动幅度较大,多年来在年度间和季节间都表现出较强的周期性特征。 一、年度波动规律 总体上看,年度间价格波动周期比较明显且相对稳定,每次涨跌持续大约2~3年(见图2),这与甘蔗生产一年种植、三年收获的特点有一定关系。每次波动都反映了市场价格与食糖产量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表现为价格与食糖产量互为反向涨跌,“增产熊市,减产牛市”,价格随着产量增减波动剧烈,价格产量弹性较大。 从上图可以看出2001年至2003年间,白糖产量上升400多万吨,同期白糖价格大幅度下跌;此后2004、2005年的两年间白糖产量有所下降,2005年糖价暴涨至历史高点;2006、2007、2008年白糖产量连续三年大幅度增长,特别是07年和08年增长幅度很大,这导致糖价从2005年5200元/吨的历史高点一路滑落到当前2900元/吨的水平,跌破了糖厂的生产成本。 不难发现白糖产量对价格的影响非常大,白糖一直都处在“增产-降价-减产-涨价-增产”的循环之中,其中的“减产-涨价”环节持续时间多为2年,而“增产-降价”环节多持续3~4年。这说明白糖产量易增难减,行业对减产的调整要快于增产,这使得国内白糖多数年份供求平衡或供大于求,少数年份供不应求。最终在价格上的表现就是糖价在一轮长期的下跌中配合天气等其它因素造成白糖产量下滑,现货供给突然紧缩造成市场恐慌、价格飚升,此后随着产量的恢复和投机泡沫破灭,糖价从高位回落调整。打个比方,白糖市场多数时候就像一个非常平静的水塘,偶尔丢进去一个石子就会泛起层层涟漪,但很快就又恢复平静了。 通过研究白糖历年生产状况,可以发现白糖产量与价格之间的互动周期其实是我国近十年来白糖的产销矛盾变化的外在表现。 首先,近年来我国的白糖需求一直保持着逐年增长的态势(见图3)。 上图是美国农业部公布的近十年中国国内食糖消费量的走势图。从中可以看出近十年来我国的食糖消费总体上保持逐年增长的态势,特别是最近的三年的增幅都超过了10%,其中虽然有些年份消费量下降,但下降比例都低于5%。白糖的消费增加主要是由于国民经济发展带动食品工业对白糖的需求提振。这种趋势决定了如果白糖减产,很快会出现供不应求,进而价格大涨。 其次,白糖生产存在着不稳定因素,导致产量波动。 从图4可以看出我国的甘蔗种植面积整体上呈上升趋势,特别是2000年以后保持着逐年增长的态势。国民经济的发展带动了白糖需求的上升,需求增长拉动了制糖产业的兴旺,这又带动了蔗糖产区的经济发展,再加上我国在农业生产中一直都有增种增产的政策性偏好,所以2000年以来国内甘蔗种植面积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增长。由于农业种植技术的提高,理论上说甘蔗的产量应该保持逐年增长,这必然对国内白糖市场造成巨大压力。 但是甘蔗生产本身有着“一年种植,三年收获”的内在规律,也就是说理论上四年之内甘蔗产量会有一个波动。历史上看,2004、2000、1995白糖价格都出现过暴涨,而这三年恰好都处于新老甘蔗交替的环节,出现了产量下降。特别1999年底,广西遭遇了历史上罕见的寒流,“七死八活九回头”,意思就是七月份死气沉沉,八月份活跃,上窜下跳,九月份回头上扬!七月份时真正意义上的旺季还没有到来,糖市缺乏活力。进入八月份后,销售的时间只有两个月了,传统的中秋节在即,用糖高峰也就开始了,于是市场又有了一定的活力。到了九月,随着老糖销售接近尾声,新糖又还没有上市,价格上涨。例如在2006、2007年的熊市当中,糖市在这个时节通过炒作库存偏低走出了短期的上涨行情。但是,7~9月的消费旺季不是一定就能带来上涨行情的,更不能决定未来的价格走势。决定价格涨跌大趋势的主要因素还是产量。 白糖价格在每年11月份至春节前夕这段时间特别容易大幅度波动。这主要是因为每年11月份甘蔗开始收割,广东新榨的白糖开始陆续上市,对新榨季白糖产量的预估也开始浮出水面,而此时既是新糖老糖青黄不接的时期,又正好处在食品行业为春节备货而采购白糖的重要时期。如果白糖减产使得供求紧张,糖价就会上涨;而如果白糖增产使得供大于求,糖价就会走跌。 值得注意的是,春节行情往往决定了后期糖价

文档评论(0)

7598659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