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doc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有哪些 2010-12-1 11:49 提问者: putiannongke | 浏览次数:9818次 我来帮他解答 输入内容已经达到长度限制 还能输入 9999 字 插入图片删除图片插入地图删除地图插入视频视频地图 参考资料:提交回答取消 2010-12-2 11:38 满意回答 按用途分有以下几种: 用途 适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名称 延长贮藏器官休眠 青鲜素,萘乙酸钠盐,萘乙酸甲酯。 打破休眠促进萌发 赤霉素、激动素、硫脲,氯乙醇,过氧化氢。 促进茎叶生长 赤霉素、6—苄基氨基嘌呤,油菜素内酯,三十烷醇。 促进生根 吲哚丁酸,萘乙酸,2,4—D,比久,多效唑,乙烯利,6—苄基氨基嘌呤。 抑制茎叶芽的生长 多效唑,优康唑,矮壮素,比久,皮克斯,三碘苯甲酸,青鲜素,粉绣宁。 促进花芽形成 乙烯利,比久,6—苄基氨基嘌呤,萘乙酸,2,4—D,矮壮素。 抑制花芽形成 赤霉素,调节膦。 疏花疏果 萘乙酸,甲萘威、乙烯利、赤霉素、吲熟酯,6—苄基氨基嘌呤。 保花保果 2,4—D,萘乙酸,防落素,赤霉素,矮壮素,比久,6—苄基氨基嘌呤。 延长花期 多效唑,矮壮素,乙烯利,比久。 诱导产生雌花 乙烯利,萘乙酸,吲哚乙酸,矮壮素。 诱导产生雄花 赤霉素 切花保鲜 氨氧乙基乙烯基甘氨酸,氨氧乙酸,硝酸银,硫代硫酸银。 形成无籽果实 赤霉素,2,4—D,防落素,萘乙酸,6—苄基氨基嘌呤。 促进果实成熟 乙烯利,比久。 延缓果实成熟 2,4—D,赤霉素,比久,激动素,萘乙酸,6—苄基氨基嘌呤。 延缓衰老 6—苄基氨基嘌呤,赤霉素,2,4—D,激动素。 提高氨基酸含量 多效唑,防落素,吲熟酯。 提高蛋白质含量 防落素,西玛津,莠去津,萘乙酸。 提高含糖量 增甘膦,调节膦,皮克斯。 促进果实着色 比久,吲熟酯,多效唑。 增加脂肪含量 萘乙酸,青鲜素,整形素。 提高抗逆性 脱落酸,多效唑,比久,矮壮素。 赞同 42 | 评论(1) 科技名词定义中文名称: 植物生长调节剂 英文名称: plant growth regulator 定义1: 植物中调节生长及其他功能的激素类物质。主要分为三类:植物生长素类、细胞分裂素类和赤霉素类。 应用学科: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一级学科);激素与维生素(二级学科) 定义2: 人工合成的具有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生物或化学制剂。如各种外源激素(生长 素、赤霉素、脱落酸等)。 应用学科: 土壤学(一级学科);农业化学(二级学科) 以上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植物生长调节剂,是用于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一类农药,包括人工合成的化合物和从生物中提取的天然植物激素。 目录 简介 定义 成分与机理 常见分类及作用 植物生长调节剂与植物激素区别 使用要点 特点优势 注意事项 管理法规 简介 定义 成分与机理 常见分类及作用 植物生长调节剂与植物激素区别 使用要点 特点优势 注意事项 管理法规 展开 编辑本段简介   标题: 植物生长调节剂 类别: 农药出处: 中国种植业大观·农药卷 植物生长调节剂(plant growth regulators)是一类与植物激素具有相似生理和生物学效应的物质。郑州中联化工产品有限公司已发现具有调控植物生长和发育功能物质有胺鲜酯(DA-6),氯吡脲,复硝酚钠,生长素、赤霉素、乙烯、细胞分裂素、脱落酸、油菜素内酯、水杨酸、茉莉酸和多胺等,而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被应用在农业生产中主要是前9大类。 编辑本段定义   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称为植物生长调节剂 编辑本段成分与机理   植物生长调节剂是有机合成、微量分析、植物生理和生物化学以及现代农林园艺栽培等多种科学技术综合发展的产物。20世纪20~30年代,发现植物体内存在微量的天然植物激素如乙烯、3-吲哚乙酸和赤霉素等,具有控制生长发育的作用。到40年代,开始人工合成类似物的研究,陆续开发出2,4-D、胺鲜酯(DA-6),氯吡脲,复硝酚钠,-萘乙酸、抑芽丹等,逐渐推广使用,形成农药的一个类别(见表)。30多年来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越来越多,但由于应用技术比较复杂,其发展不如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迅速,应用规模也较小。但从农业现代化的需要来看,植物生长调节剂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在80年代已有加速发展的趋势。中国从50年代起开始生产和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   对目标植物而言,植物生长调节剂是外源的非营养性化学物质,通常可在植物体内传导至作用部位,以很低的浓度就能促进或抑制其生命过程的某些环节,使之向符合人类的需要发展。每种植物生长调节剂都有特定的用途,而且应用技术要求相当严格,只有在特定的施用条件(包括外界因素)下才能对目标植物产生特定的功效。

文档评论(0)

蝶恋花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