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咳诊断标准及防治原则.pdf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百日咳诊断标准及防治原则

百日咳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版权声明 读医书网(DuYiShu.Com)整理及(或) GB 15998—1995 制作PDF版,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 及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网友需阅 读,请购买正版,请联系作者或出版商 购卖。网友下载后 24 小时内删除。本 网站不负任何法律及其连带责任。 前 言 百日咳是百日咳杆菌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在婴幼儿中有很高的病死率。临 床表现以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和痉咳终止时出现鸡鸣样吸气吼声为特征,多见于儿童,病程可 达 2~3 个月。 本标准在制定过程中,参考了 1989 年卫生部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中的诊断标准,尽量结合我国百日咳的流行病 学,临床实践与各地情况,以便易于实施和应用。 本标准附录 A 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附录 B 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研究所、北京市地坛医院、首 都儿科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荣珍、杨立信、王树山。 本标准由卫生部委托技术归口单位卫生部传染病防治监督管理办公室负责解释。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百日咳的诊断标准和处理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卫生、保健机构和人员对百日咳病人的诊断、报告和处理。 2 诊断原则 应根据流行病学资料及临床表现做出临床诊断,确诊需要百日咳杆菌培养阳性或者检测抗百 日咳菌特异性抗体。 3 诊断标准 3.1 流行病学史 三周内接触过百日咳病人,或该地区有百日咳流行。 3.2 临床表现 3.2.1 流行季节有阵发性痉挛性咳嗽者。 3.2.2 咳嗽后伴有呕吐,严重者有结膜下出血或舌系带溃疡者。 3.2.3 新生儿或婴幼儿有原因不明的阵发性青紫或窒息者,多无典型痉咳。 3.2.4 持续咳嗽两周以上,能排除其他原因者。 3.3 实验室诊断 3.3.1 白细胞总数显著升高,淋巴细胞占50 %以上。 3.3.2 从病人的痰或咽喉部分泌物分离到百日咳杆菌,见附录 A 。 3.3.3 恢复期血清凝集抗体比急性期抗体呈四倍以上升高,见附录 B 。 3.4 病例分类 3.4.1 疑似病例 具备 3.2.1,3.2.2,3.2.3 ,3.2.4 四项中任何一项,或同时伴有3.1 项者。 3.4.2 临床诊断病例 疑似病例加 3.3.1 。 3.4.3 确诊病例 疑似病例加 3.3.2 或 3.3.3 。 4 处理原则 4.1 对病人的隔离 自发病后隔离40d ,或至痉挛性咳嗽出现后隔离 30d 。接触者观察21d 。 4.2 对病人的治疗 尽早给予抗生素治疗及对症治疗,防治并发症。 4.3 发生暴发流行的应急措施 4.3.1 对未接种百日咳菌苗的易感儿童应急接种百白破三联混合制剂。 4.3.2 与百日咳患者有密切接触史的易感儿可用药物预防。 4.4 百日咳的免疫预防 百日咳是一种可以用菌苗预防的传染病,对易感儿童实行百白破三联混合制剂接种,是预防 本病的重要措施。国内外的研究表明,百日咳菌苗的预防效果是肯定的。按我国现行的免疫 程序,儿童出生后第 3 个月开始初免,全程免疫 3 针,保护率可达 90 %以上,第二年再加 强一针。 附录A (标准的附录) 百日咳病原学诊断方法 A1 病原体分离 从病人鼻咽部采集标本或咳碟法分离病原体。 A1.1 标本的采集 A1.1.1 咳碟法 用咳碟法采集样品时,应在病人咳嗽时,将包-姜(Bordet -Gengou)二氏培养平板打开放在 病人口前 10cm 处,使病人对准平板表面咳嗽数次,直接收集病人咳出的飞沫。然后盖好平 皿盖送检。平皿暴露时间以 15s 为宜。 A1.1.2 鼻咽试子 由于百日咳多发于儿童,所以采样时,病儿的头部斜依于母亲的胸怀,母亲以双手固定病儿 的头部

文档评论(0)

wanni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