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粉末SBR-g-s共混体研究Ⅰ.相结构、冲击断裂机理与冲击韧性.pdf

PS粉末SBR-g-s共混体研究Ⅰ.相结构、冲击断裂机理与冲击韧性.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S粉末SBR-g-s共混体研究Ⅰ.相结构、冲击断裂机理与冲击韧性.pdf

第16卷第3期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V01.16。No.3 POLYMER 2000年5月 MATERIALSSCIENCEANDENGINEERING2000 May PS/粉末SBR—g—S共混体研究 I.相结构、冲击断裂机理与冲击韧性 ,了1 王炼石,周奕雨,蔡彤吴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高分子系.广东广州510641) 和SEM分另日分析了共混体的相结构和冲击断面形貌。研究了共混体的相结构、冲击断裂机理和冲击强度之间的关 系。结果发现,在关系曲线被转变点划分的每一区域内,冲击断裂机理只发生量变而无质变,故冲击强度与PR用量 成正比,而随着区域的变换冲击断裂机理发生了质变,导致了冲击强度的变化不连续,从而出现转变点。当粉末非 交联SBR-g-s用量为20%,共混体发生脆韧转变;其冲击断面局部区域呈“须根”形貌,证实存在剪切屈服机理;脆 韧转变的临界条件为:橡胶相粒径≥O.8pxa,粒面间距离≤0.9 关键词:PS/粉末SBR-g—S共混体,冲击强度;冲击断裂机理;相结构;剪切屈服机理 中图分类号:TQ316.6+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555(2000)03—0113.05 聚合物橡胶共混体的冲击强度取决于其冲击断 体片材制备见文献[3]。冲击试验取用无缺口小试样 裂机理,而后者则与橡胶的相结构有关。因此研究共 混体的相结构、冲击断裂机理和冲击强度三者之间 进行,并按给出公式计算无缺口冲击强度。 的相关性,可为控制共混体的冲击断裂机理以提高 1.2微观分析 其冲击韧性提供理论依据。共混体耗散冲击能的方 PS/粉末SBR—g—S共混体全部试样用液氮冷冻 式取决于基体的性质[1]:脆性聚合物以银纹化为主, Ⅱ型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照相分析其相结构,并 韧性聚合物以剪切屈服为主。PS为典型的脆性聚合 通过共混体的TEM系列照片测算其橡胶相的粒 物。用橡胶增韧PS的机理,是通过增加基体的银纹 化程度以提高冲击韧性,未见其冲击断裂存在剪切 屈服机理的报道。已经证实,剪切屈服机理的存在可 于断面形貌分析。 使共混体的冲击韧性大幅度提高[2]。故在一般情况 1.3断面泛白率和应力白化厚度的测算 下PS/橡胶共混体的冲击韧性远低于韧性聚合物如 试条的Charpy无缺口冲击断面泛白区域与断 PVC、尼龙一66等与橡胶共混体的冲击韧性。;然而, 面基部应力白化区域分布如Fig.1所示。图中 我们在用粉末SBR—g—s增韧PS时,发现其中某些 ABCD是冲击断面。当试条的冲击断面仅存在局部 共混体存在剪切屈服机理,从而使冲击强度明显提 泛白现象而无应力白化时,其泛白区域如Fig.1所 高。本文研究了PS/粉末SBR—g—S共混体的相结构、 示的ADEF,泛白率以下式表示: 冲击断裂机理和冲击强度三者之间的相关性,并进 断面泛白率(%)= 一步探讨了不同的冲击断裂机理对冲击强度的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整理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