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源一中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doc

渭源一中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渭源一中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doc

渭源一中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语文试卷 命题人:杜海霞 复核人:陈旭军 第 Ⅰ 卷 一、基础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踯躅(zhú) 嘀咕(dí) 兴奋 (xīng) 汗流浃背(jiā) B.偌大 (ruò) 霰弹(xiàn) 嫉妒 (jì) 大腹便便(pián) C.戏谑 (xuè) 迤逦 (yǐ) 症结 (zhēng) 浑身解数(jiě) D.关卡(qiǎ) 编纂(zhuàn) 顷刻 (qǐng) 一模一样 (mú) D. 由于陷入金融动荡的危机之中而难以自救,美国胁迫中国抱薪救火。 6.下列加点词语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名余曰正则兮 ②火尚足以明也 ③李牧连却之 ④不能独完 ⑤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⑥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⑦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⑧栗深林兮惊层颠 ⑨虎鼓瑟兮鸾回车 ⑩商人重利轻别离 A.①⑨ / ②④⑥⑩ / ③⑧ / ⑤ / ⑦ B.①⑤⑨ / ②④⑥ / ③⑧ / ⑦ / ⑩ C.① / ⑤⑨ / ②⑩ / ③⑧ / ④⑥ / ⑦ D.①③⑧ / ②⑩ / ④⑤⑥ / ⑦ / ⑨ 7.下面的对联所写对象依次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①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气,青莲居士谪仙人。 ②哀怨托离骚,生而独开诗赋立;孤忠报楚国,余风波及汉湘人。 ③枫叶四弦秋,枨触天涯千谪恨;浔阳千尺水,勾留江山别离情。 ④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⑤志见出师表,好为梁父吟。 A. 杜甫 李白 白居易 陈子昂 诸葛亮 B. 杜甫 李白 白居易 杜甫 杜甫 C. 李白 屈原 白居易 陈子昂 杜甫 D. 李白 屈原 白居易 杜甫 诸葛亮 8.下列对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广泛地反映古代社会生活,富于写实精神;《离骚》抒写理想与爱国激情,富于浪漫气息。《诗经》和《离骚》分别开创了我国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优秀传统。 B. 屈原,我国第一位浪漫主义诗人,春秋时期楚国人,代表作有《离骚》《九歌》等;白居易继承了“乐府诗”的现实主义精神,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C. 《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文人诗作选辑,最早见于南朝梁代刘勰的《文选》。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是《孔雀东南飞》,它与北朝民歌《敕勒歌》并称“乐府双璧”。 D. 词的标题和词牌有严格的区别。标题表明了词所涉及的内容,词牌是与韵相配合的乐调,两者分别表示词的内容和形式。“念奴娇”“声声慢”“虞美人”“琵琶行”都是词牌名。 二、课内阅读(每小题3分) 9.选出下列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 ) A.烟涛微茫信难求 低眉信手续续弹?????B.失向来之烟霞 天姥连天向天横?? C.渌水荡漾清猿啼?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D.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10.下列关于《琵琶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注意以景物烘托感情氛围。如秋江夜别“枫叶荻花秋瑟瑟”“别时茫茫江浸月”,这种萧瑟的秋景对离情别绪是有力的烘托。 B.作者通过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再现了音乐旋律的行进过程,创造了一个异常优美动人的音乐意境。 C.全诗包含两条线索:一是琵琶女的身世,一是作者的感受。前者是暗线,后者是明线。两条线索巧妙地交汇在“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一句。 D.诗人通过沦落天涯的歌女的身世,来抒发自己有过遭贬的政治苦闷。把对琵琶女的无限同情,对被贬谪的满腔幽愤,对封建社会冷酷黑暗的揭露完全交织在一起。 阅读《孔雀东南飞》片段,完成11-12题。 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11.这几句话采用的写法是什么?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排比和比喻 B.夸张和渲染 C.排比和铺陈 D.比喻和起兴 12.作者写刘兰芝在离开焦家之前的精心打扮,其作用理解最准确的是( ) A.表明刘兰芝强作镇静,以掩饰自己内心的矛盾、痛苦和悲伤。 B. 表明不屈服于封建礼教的迫害,有意表现一个强者的形象。 C.补叙刘兰芝的美丽,表现她冷静、镇定外柔内刚的性格特点。 D.表明刘兰芝刻意掩饰,怕回到娘家让母亲瞧不起。? 三、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3—16题。

文档评论(0)

gshbz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