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园林的审美特色.docVIP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华文摘》2012年第3期P112-114 中国古典园林的审美特色 杜道明 中国古典园林可以说是自然美、建筑美、艺术美的有机统一。无论是端庄雍容的皂家苑囿,还是精巧雅致的私家园林,抑或古色古香的名山寺观,古代的造园家们都凭着高度的智慧和才华,经过艺术的剪裁和提炼,在有限的空间里造就出千变万化的园林景色。那些精美的牌匾对联、亭台楼榭、曲院回廊、假山叠石与荷池画舫等,无不精心设置,巧妙安排,将大自然的万千美景和审美意蕴浓缩其中,构成一幅幅令人流连忘返的艺术化境。 一 园名、对联的美学意蕴 中国古典园林的创作,和中国绘画一样,都注重把命名、题咏与景物的安排结合在一起。作为园林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那些通过门额、牌匾、石刻等形式表现出来的园名和景名,不仅恰到好处地起到了点题和深化意境的作用,使园林生出许多情趣,变得更加富有生命力,而且园名本身也状物写景、抒怀言志,或富含深奥哲理,或充满诗情画意,或含蓄蕴藉,或画龙点睛,使人在吟赏玩味之余,启迪智慧,增添游兴,获得审美的愉悦和享受。 其实,园名最初只是一个符号标志,便于人们称呼而已,所以常以地名或人名代替。如西晋的石祟在河南金谷涧的别墅叫金谷园,唐代王维的辋川别业和白居易的庐山草堂,都是这样命名的。也有用园主人的姓氏、官职来命名的,如董氏东园、沈尚书园等,与此相对的则是以义命名,如宋代司马光在洛阳筑园,取名“独乐”,有独善其身之意。 中国古典园林后来的命名,或出自典籍,或出自文人诗赋,或取汉字的谐音,都是为了表达园主人对前代名士的仰慕、归隐林下的志向等,突出了园林的主题思想及主旨情趣,同时引领游人的审美体验,去领悟感性风景所蕴藏的深厚内涵。如江苏吴江同里镇的退思园,本是清朝末年兵备道任兰生遭弹劾罢官还乡后所建,园名“退思”,语出《左传·宣公十二年》“进思尽忠,退思补过”,有退而思过之意。 除以标题似的园名体现造园家的主观情趣和统领全园的创作风格之外,中国古典园林中局部景点的命名则往往是景随名出。比如徜徉于苏州留园,在“涵碧山房”赏青山绿水,在“闻木樨香轩”闻桂花飘香(桂花别名木樨),在“清风池馆”沐浴明月清风,在“壕濮亭”观鸟兽禽鱼……移步之间,一个个景点便随名而出。名称和周围景色浑然一体,将游客带入一幅幅情景交融的画面之中。这些和谐、有序的安排,大大增添了园林的整体美感。 中国古典园林和局部景点的命名,最重要的作用是引发游人的形象思维,从而由物境进入审美的境界。高度凝练、概括而又深邃的园林命名,总是以其丰富隽永的美学蕴含,引领游客进入造园家所极力表现的艺术境界之中,击领略那博大精深的中国古典园林文化,并获得美的享受。 对联是中国独有的文学艺术形式,被大量地应用于园林之中。这些对联既能造成古朴、典雅的气氛,又起着烘托园景主题的作用,给以综合审美为特征的中国古典园林增添了一道耐人寻味的文化风景线。而且对联文辞之隽永,书法之美妙,常常令人一唱三叹,徘徊不已,这对游人来说无疑也是一种美的享受。 在济南大明湖的北岸,铁公祠西圆门两侧镶嵌着一副名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这是由清代诗人刘凤诰吟咏,大书法家铁保书写,被人刻在条石上的。济南大明湖自古遍生荷花,湖畔垂柳依依,花木扶疏,湖光山色,美不胜收。这副对联正是它风景的最好写照,而且对仗工稳、平仄协调,二百多年来一直被人传诵。镇江的焦山是长江中的一个小岛,山半 腰有座“别峰庵”,小巧玲珑,四周绿树翠竹掩映,环境特别幽静。庵中有两间书斋,曾是清代著名书画家郑板桥的读书处。门旁挂有郑氏手书的一副对联:“室雅无须大,花香不在多,”在郑板桥看来,好的居住环境并不在于大和多,而是要有诗意。唯其如此,才能做到以雅胜大,以少胜多,这“雅”和“少”,正是镇江焦山这类文人园林的突出特点。 总之,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对联.虽仅片言只语,却意蕴隽永,对园林景观起着烘云托月、画龙点睛的作用。这些对联有的富有哲理,发人深思;有的抒发情怀,令人神往;有的切合主题,启人心智,所以成为园林艺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精华之所在。 二 中国古典园林的审美意境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在审美上的最大特点,就是有意境。意境既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内涵、传统风格和特色的核心,也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最高境界。“意境”是一个由“意”与“境”相结合的美学范畴,也是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范畴。其中“意”指人的思想感情,“境”指客观现实环境,意境就是人在审美过程中主客观的高度统一,是由客观景物的诱发而在人们头脑中产生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也是一种情景交融,神、形、情、理和谐统一的艺术境界,它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意境的基本特征是,以有形表现无形,以物质表现精神,以有限表现无限,以实境表现虚境,使有限的具体形象和想象中的无限丰富形象相统一,使真实景象

文档评论(0)

bqk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