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高运动技术分析.ppt

  1.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跳高运动技术分析.ppt

跳高运动技术分析 Technical Analysis of The High Jump 第一节 背越式跳高技术的分类和决定跳高成绩的基本因素 各种跳高姿势的命名都是以过杆姿势命名的。 依据过杆技术我们把背越式跳高姿势分为5种姿势 一、 背越式跳高技术的分类 1、平板式背越式 (图1-1、1968年,福斯贝里) 2、大背弓形背越式(图1-2、1986年,舍贝尔) 3、“h”形背越式(图1-3、 1983年,朱建华) 4、倒7式背越式(图1-4、 1985年,帕克林) 5、空翻式背越式(图1-5、 1992年,马泰) 二、决定跳高成绩的基本因素 Basic Factors Relating To High Jump ㈠、有效过杆高度公式: 1、公式1:H=H1+H2-H3 2、公式中的几个定义(图2-1): (1) H是横杆高度,既运动成绩。 (2)H1 是起跳离地瞬间身体重心的高度。 (3)H2 是身体重心从H1腾起的高度。 (4)H3 是过杆瞬间身体重心腾起的高度与横杆的高度差。 3、跳高公式2: H=H1+H2+H3-△H 4、公式2中的几个定义(图2-2):公式1中的H1 =公式2中的H1 +H2 (1)H是横杆高度,既运动成绩。 (2)H1 是起跳脚着地瞬间身体重心的高度。 (3)H2 是起跳离地瞬间身体重心的高度与起跳脚着地瞬间身体重心的高度差。 (4)H3 是身体重心从H2腾起的高度。 (5)△H是过杆瞬间身体重心腾起的高度与横杆的高度差。 ㈡、跳高技术的基本因素(图2-3) 第二节 跳高的技术分析 一、跳高技术的组成: 由于任务的不同与便于进行技术分析人为地把跳高技术一个有机的整体分为4(6)个部分: ⑴预先助跑:从起动至正式助跑(第一标志线); 1、助跑 ⑵助跑:从第一标志线到倒数第二步脚着地; ⑶过渡阶段:从倒数第二步摆动腿的脚着地至倒数第一步起跳脚着地; 2、起跳─⑷起跳:从放起跳脚至起跳脚离地; 3、过杆─⑸过杆:从起跳脚离地至起跳腿过杆; 4、落地─⑹落地:从起跳腿过杆至身体着地。 二、跳高的技术分析 ㈠、预先助跑: 1、预先助跑的任务: ⑴、使运动员摆脱静止状态。 ⑵、使运动员后面正式助跑获得适宜的速度。 ⑶、为运动员全程助跑建立起合理的节奏。 ⑷、对运动员踏准起跳点有重要的作用。 2、预先助跑的形式: ⑴、走几步踏上第一标志线开始正式助跑。 ⑵、走几步后,加一小跳步踏上第一标志线开始正式助跑。 ⑶、慢跑几步踏上第一标志线开始正式助跑。 (从因果关系和矛盾转化的观点分析,在一定情况下预先助跑有重要的作用。) ㈡、助跑 1、助跑的任务: ⑴、助跑使运动员获得适合他自己力量与技术的理想速度。 ⑵、使运动员获得良好的助跑节奏。 ⑶、使运动员为起跳获得适宜的位置。 ⑷、使运动员为起跳做好准备。 2、助跑的形式: 背越式跳高运动员采用曲线(弧线)助跑。 ㈢、助跑第一阶段 由于助跑技术、目的的不同助跑又分为“助跑第一阶段”和“助跑第二阶段”。 1、助跑第一阶段的位置: 助跑第一阶段是从运动员踏上第一标志线开始正式助跑到助跑的倒数第四步为助跑第一阶段。 2、助跑第一阶段的任务: ⑴、使运动员获得适合他自己力量与技术,并符合助跑第二阶段要求的理想速度。 ⑵、使运动员获得良好的助跑节奏。 ⑶、使运动员进入助跑第二阶段取得适宜的位置。 ⑷、使运动员为助跑第二阶段做好准备。 3、助跑第一阶段的动作形态: 背越式跳高助跑第一阶段的技术动作可以说是一般加速跑的技术。跑的要有弹性,动作幅度逐渐加大,上体保持前倾,身体重心波动较小。 ㈣、助跑第二阶段 1、助跑第二阶段的位置: 助跑第二阶段是从运动员助跑的倒数第四步到倒数第二步摆动腿的脚着地为助跑第二阶段。 2、助跑第二阶段的任务: ⑴、使运动员在过渡阶段前获得适合他自己力量与技术的理想的起跳前的速度。 ⑵、使运动员获得良好的助跑节奏。 ⑶使运动员为起跳获得适宜的位置。 ⑷、使运动员为起跳做好准备。 3、助跑第二阶段的动作分析 (1)助跑动作结构 ①弧线助跑 ②外侧脚以前脚掌内侧,内侧脚以前脚掌外侧着地 ③脚着地点离身体重心投影点较近

文档评论(0)

天马行空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张**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