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尹汤液经(简体版).doc

  1. 1、本文档共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伊尹汤液经(简体版).doc

简体版本《伊尹汤液经》 注:只是提供以利于大家观看,没能进一步校对,注意辨析! ? ? 非常感谢梁知行先生的三校原文,辛苦了!!! 《伊尹汤液经》(全本.文字版)----民国杨绍伊 ? ?目录章名 太阳病证论第一 阳明病证论第二 少阳病证论第三 太阴病证论第四 少阴病证论第五 厥阴病证论第六 病不可发汗证第七 不可发汗上篇上 不可发汗上篇下 不可发汗中篇上 不可发汗中篇下 不可发汗下篇上 不可发汗下篇下 病可发汗证第八 可发汗上篇 可发汗中篇 可发汗下篇 发汗以后证第九 发汗后上篇 发汗后中篇 发汗后下篇 病不可吐可吐吐后证第十 病不可下证第十一 不可下上篇 不可下中篇 不可下下篇上 不可下下篇下 病可下证第十二 可下上篇 可下下篇 发汗吐下后证第十三 发汗吐下后上篇上 发汗吐下后上篇下 发汗吐下后中篇上 发汗吐下后中篇下 发汗吐下后下篇上 发汗吐下后下篇下 结胸痞第十四 结胸痞上篇上 结胸痞上篇下 结胸痞下篇上 结胸痞下篇下 腹痛第十五 呕吐哕第十六 呕吐哕上篇 呕吐哕下篇上 呕吐哕下篇下 吐利第十七 吐利上篇 吐利下篇 下利第十八 下利上篇 下利中篇上 下利中篇下 下利下篇 下利便脓血第十九 火邪清血第二十 气上撞第二十一 心下悸第二十二 心下悸上篇 心下悸下篇 消渴第二十三 衄第二十四 如疟第二十五 热入血室第二十六 发狂喜忘瘀血第二十七 发黄第二十八 发黄上篇 发黄中篇 发黄下篇 中湿第二十九 风水皮水黄汗肺胀第三十 风水皮水篇 黄汗篇 肺胀篇 中暍第三十一 刚痉柔痉项背强第三十二 刚痉柔痉篇 项背强篇 咽痛第三十三 咽痛上篇 咽病下篇 辨脉法 平脉法上 平脉法下 考次《汤液经》序 第一次校字: 2007-02-01 第二次校字: 2007-02-02 第三次校字: 2007-02-04 医家典籍,向推仲景书为汤液家鼻祖。仲景之前,未有传书。惟皇甫士安《甲乙经.序》云:“伊尹以亚圣[1]之才,撰用神农《本草》[2]以为《汤液》,汉张仲景论广《汤液》为十数卷,用之多验。”据士安言,则仲景前尚有伊圣[3]创作之《汤液经》。仲景书本为《广汤液论》,乃就《汤液经》而论广之者。《汤液经》初无十数卷,仲景广之为十数卷,故云“论广《汤液》为十数卷,”非全十数卷尽出其手也。玆再即士安语而详之。夫仲景书既称为‘论广《汤液》’,是其所作,必为本平生经验,就伊圣[3]原经,依其篇节,广其未尽;据其义法,着其变通。所论广者,必即以之附于伊经各条之后。必非自为统纪,别立科门,而各自成书。以各自为书,非惟不得云“广”,且亦难见则柯,势又必将全经义法,重为敷说。而仲景书中,从未见称引一语,知是就《汤液经》而广附之者。若然。则《汤液经》全文,则在仲景书中。一字未遗矣。 [1] 作‘元圣’。 [2] 作‘《神农本草》’ [3] 作‘任圣’ 仲景书读之,触目即见其有显然不同之处。即一以六经之名作条论之题首,一以“伤寒”二字作条论之题首。再读之,又得其有显然不同之处。即凡以六经名题首者,悉为书中主条。凡以“伤寒”二字题首者,悉属篇中《广论》,而仲景即自谓其所作为论‘伤寒卒病’。于是知以“伤寒”二字题首者为仲景所广,以六经名题首者为伊圣之经。标帜分明,不相混窃。孰经孰传,读者自明。于以知士安之言,果不虚妄。 《汤液经》后世无传本,惟班固《汉书.艺文志》载“《汤液经法》三十二卷”,未着撰人姓名,今其书亦不传。然即其名,以测其为书,知为汤液经家,宪章《汤液经》而作之者。汤液经家述论之着录者,莫古于此。其书名为《汤液经法》,知《汤液经》原文必悉具书中,无所抉择,于是知东汉时,《汤液经》尚岿然独存。 《汤液经》为方技家言,不通行民间。惟汤液经家授受相承,非执业此经者不能得有其书。医师而异派者,无从得睹其书。汉世岐黄家言最盛,汤液经学最微,以是传者盖寡。尝谓医学之有农尹、岐黄二派,犹道学之有羲孔、黄老二派。岐黄之说,不如农尹之学之切实精纯。黄老之言,不及羲孔之道之本末一贯。岐黄学派,秦汉以来,流别甚多,着录亦广。《汉志》所载《五脏六腑痹十二病方》三十卷、《五脏六腑疝十六病方》四十卷、《五脏六腑瘅十二病方》四十卷、《风寒热十六病方》二十六卷、《五脏伤中十一病方》三十一卷、《客疾五脏狂颠病方》十七卷,胥属岐黄家言。知者,以汤液家以六经统百病,岐黄家以五脏六腑统百病。而热病客疾,亦皆岐黄家之词。故知凡此诸属,皆岐黄家言也。农尹之学,则稽诸载记。汤液家外无别派,《汤液经法》外无二书;足证此学在当时孤微已极。幸仲景去班氏未远,得执业此经,而为之论广。伊圣[1]之经,赖之以弗坠。此其传经之功。实较论广之功,尤

文档评论(0)

荷乡居士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