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灸法.ppt

第一节 艾灸法 灸法是用艾绒或其他药物为主要灸材,点燃后放置在腧穴或病变部位,进行烧灼、熏熨,以温热性刺激及药物作用,温通气血、扶正祛邪,以防治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 (二)艾绒制品 1、艾炷:以艾绒施灸时,所燃烧的圆锥体艾绒团,称为艾炷。 每燃尽一个艾炷称为1壮。 小炷:如麦粒大,用于直接灸。 中炷:如半截枣核大,常用于间接灸。 大炷:如半截橄榄大,炷高1cm、炷底1cm,可燃烧3~5 分钟,常用于间接灸法。 1、化脓灸: 用小炷或中炷直接放置腧穴上进行施灸,局部组织经施灸后,产生无菌性化脓现象的灸法。又称灸 疮,因灸疮愈合后形成瘢痕,又称瘢痕灸。 (1)操作方法: 体位 艾炷中可放一些芳香性药物。 先在腧穴上涂些蒜汁,以增加黏附性和刺激性,点燃艾炷。 当艾炷燃尽后,除去灰烬,再从新更换另一炷,一般灸5-7壮。 灸满壮数后,在灸穴上敷贴淡膏药,每天更换1次。 灸后5-7天逐渐出现化脓现象,形成灸疮。30-40天灸疮愈合形成瘢痕。 (2)临床应用:适用于全身各系统顽固病症而又 适于灸法者。 (3)注意事项 (二)间接灸法 又称隔物灸、间隔灸。是在艾炷和皮肤之间衬垫某些药物而施灸的方法。 1、隔姜灸 以局部皮肤潮红湿润为度,一般灸5-10壮。具有温中、祛寒、止呕、解表的作用。用于外感风寒、呕吐、腹痛、泻泄及风寒湿痹等。 2、隔蒜灸 每穴每次宜灸足7壮,以灸处泛红为度。 具有消肿、拔毒、散结、止痛的作用。用于痈、 疽、疖的未溃者、腹中积块等。 (二)实按灸 用加药艾条施灸,将艾条直接按在穴位上施灸,犹如针刺。 雷火神针 分为 太乙神针 百发神针 1、操作方法:将施灸部位铺上6-7层绵纸或布,把点燃的艾条直按其上,稍停1-2秒钟,使热气透达深部,每次每穴灸5-7下,至皮肤红晕。 2、临床应用:适用于风寒湿痹、痿症及虚寒症。 四、温针灸 温针灸是针刺与艾灸结合应用 的一种方法,适用于即需要留针而 又适宜用艾灸的病症。 五、温灸器灸 利用器具施灸的方法。 二、注意事项 (一)体位选择和施灸顺序 1、体位选择:应需便于医生正确取穴,方便操作,患者能 坚持施灸治疗的全过程。 2、施灸顺序:一般宜“先上后下、先背后腹、先头部后四肢、先阳经后阴经”。 (二)施灸禁忌及注意事项 1、禁忌证 (1)禁灸病症: 无论外感或阴虚内热证,凡脉象数疾者禁灸;高热、抽搐或极度衰竭、形瘦骨弱者,不宜灸。 (2)禁灸部位: 心脏虚里处、大血管处、皮薄肌少筋肉积聚部位,妊娠妇女下腹部以及腰骶部、睾丸、乳头、阴部不可灸。颜面部不宜直接灸,关节处不能瘢痕灸。 2、注意事项: (1)若需瘢痕灸,必须征得患者同意。 (2)施灸过程中,要防止艾火燃烧衣物、被褥等。施灸完毕后,必须将艾炷或艾条熄灭,以防止发生火灾。 第三节 灯火灸 灯火灸是用灯心草蘸植物油点燃后,迅速焠烫腧穴或病变部位,以治疗疾病的方法。 1、操作方法:选择穴位后,取10-15 cm 长的灯心草一根,蘸少许麻油,点燃一端,迅速在穴位皮肤上焠烫,发出“叭”的一响即可。此法被称为‘幼科第一捷法“。 2、主治:小儿惊风、脐风、抽搐、 昏迷、腮腺炎、扁桃体炎等。 * * 针 法 灸 法 学 第六章 灸法和拔罐法 一、艾灸材料 (一)艾叶与艾绒 1、艾叶化学成分:含纤维较多,水分少,有许多可燃的有机物,是理想 的灸疗材料。 2、艾叶的性能:①气味芳香,味辛、微苦,性温热,具纯阳之性; ②经加工制成细软的艾绒,便于搓捏成大小不同的艾 炷,易于燃烧; ③艾火燃烧时热力温和,能穿透皮肤,直达体表深部; ④产地广泛,易于采集,价格低廉。 所以由古到今艾叶一直是最常用的灸

文档评论(0)

各行业精品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