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1982年行政改革演示稿.pptVIP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二)国务院的机构改革 12、为了更好地解决经济体制改革问题,增设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具体负责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设计。 13、为了便于组织和领导国防工业部门,将国务院国防工业办公室与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央军委军事技术装备委员会办公室合并,设立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 改革取得的成果: (1)国务院所属机构由100个之多减至59个。(2)撤销了几个协调性委员会,如国家农委等。 (3)据38个部委统计,原设有司局级机构720个,改革后减少了32%。(4)办公机构已完全转化为特殊事务办公机构。 1982年国务院组织机构图 (42+2+14+1=59) (三)改革干部制度,精干领导班子 1、重新塑造干部队伍是本次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 在改革之前,国务院行政官员队伍的人数多、年龄大、素质低等状况已发展到了极为严重的地步。 因此,调整配备好各级政府的“领导班子”是这次改革的关键。 打破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使一批年事已高的行政官员离退休或“退居二线”,实现行政官员队伍的年轻化和知识化。 (三)改革干部制度,精干领导班子 2、建立老干部离退休制度 1982年2月20日,中共中央颁发《关于建立老干部退休制度的决定》。 《决定》规定:担任中央机关部长、省政府省长一级职务的干部,年龄一般不超过65岁,副部长、副省长和司局长一般不超过60岁。 在1982年改革中,全国有3万多老干部办理了离职手续,其中中央机关部级干部有145人,占部级干部应离休人数的64%;司局级干部2273人,占司局级应离休干部人数的88%。 (三)改革干部制度,精干领导班子 3、精干领导班子 这次改革国务院明确规定:各部委的副职配备3-5人,司局的副职配备2-3人。改革后42个部委的领导班子,由原540多人,减为180多人,减少了65%;平均年龄由64岁降为58岁;具有大学文化水平的由占37%,提高到占52%。 一批年富力强、具有较高文化程度和专业知识水平的行政官员进入了领导职位,素质比改革前有了较大的提高,精干领导班子的目标基本实现。 这或许就是1982年行政改革取得的最主要成就。 (四)紧缩编制 轮训干部 1、紧缩编制 各单位核减人员编制,将国务院机关人员由51000多人核减为38300人,减少12700余人,即精简25%。 2、轮训干部 各部门实行定编不定人,不定谁是编内,谁是编外,谁是精简对象,谁不是精简对象。富余人员抽出来集中轮训,交替学习,提高干部质量。 今后干部的学历和业务学习的好坏,要作为考核干部的重要内容,作为使用和提拔干部的重要依据。 五、改革的特点与评价 (一)改革的成绩 (二)改革的特点 (三)改革的回复与原因 (四)对改革的再反思 (一)改革的成绩 调整领导班子,实现干部队伍“四化”。 较大幅度地调整、裁并机构。 紧缩人员编制,国务院工作部门由5万余人减少到近4万人;省政府工作部门全国平均减少1/3左右;县政府工作部门平均减少20%左右。 注意与经济体制改革相结合。 试行地、市合并,以市管县的体制。 加强了综合部门、智囊机构和统计、监督等反馈机构的建设,如增设了审计署等。 (二)改革的特点 这次改革是在对历史经验教训深刻反思基础上进行的,比以往历次行政改革都更为自觉、更有深度,尤其在精干领导班子,改善干部制度方面成绩尤为突出。 这次改革体现出领导层的决心大,改革的力度大,取得的成果大,为以后的行政改革提供了重要参考,并起到了先导作用。 部分行政改革所取得的成果并末巩固下来。改革后不久就又出现了机构膨胀、人员猛增的势头,政府的行为方式也一仍其旧,再次出现了历史的回复。 (三)改革的回复与原因 1、改革后的回复 政府机构与行政人员的再次膨胀。表现出5个增多: 机构增多。到1986年底国务院部门又扩展到71个;司局级机构到963个,增加了135个;处级机构也扩增到5000多个,猛增了1230个。 变相机构、临时机构增多。1982年精简为30个,到1986年底已发展到65个,且大有继续膨胀的趋势。 人员增多。按核定编制,到1986年国务院人员超编4000—5000人。 官员职数增多。巡视员、调研员比改革前大大增加,国务院系统局级以上干部与一般干部之比为1︰12。 事业单位,特别是中心、协会、学会等增多。 (三)改革的回复与原因 2、 回复之原因 为什么会又重走“精简——膨胀”的老路呢? (1)根深蒂固的“体制病” 。1982年行政改革,是在经济体制尚未根本变革、政治体制改革尚未提到日程上来、尚未建立起科学的国家行政管理体制的情况下进行的,因而再次陷入历史的怪圈之中。 (2)政府功能并未改变。功能决定结构,结构表现功能。一定的功能要求有一定的结

文档评论(0)

137****42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网文天下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