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各家学说:第10讲 李东垣.ppt

  1. 1、本文档共6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内外伤辨惑论》 本书撰于1247年,三卷,凡二十六论,书中主要讨论内伤和外感两大病类的病因、病状、脉象、治法等问题。 卷上有辨阴证阳证、辨脉、辨寒热、辨外感八风之邪、辨手心手背、辨口鼻、辨气少气盛、辨头痛、辨筋骨四肢、辨外伤不恶食、辨渴与不渴等十三论 卷中为饮食劳倦、四时加减用药等五论 卷下为用药所宜所忌附内伤用方等八论 《脾胃论》 撰于1249年,三卷。 卷上引用大量经文来论述作者关于脾胃论学说的主要观点和治疗方法,为全书奠定基础。 卷中阐述了脾胃病的具体论治,对劳倦内伤、发病时令、补脾升阳等作了详细的论述。 卷下重申脾胃病与天地阴阳,升降浮沉的密切关系,结合临证,提出各种治疗方法。 其中李氏所创用的补中益气汤、调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升阳散火汤等,至今为临床所用,本书中心思想突出,是李氏创导脾胃论学说代表之作。 《兰室秘藏》 刊于1276年,书名取之于《素问·灵兰秘典论》“藏灵兰之室”一语,以表示所载方论有珍藏的价值。 全书分三卷,二十一门,包括内、外、妇、儿临证各科,是李杲逝世二十年后,弟子罗天益整理遗稿而成。 卷上六门,首列饮食劳倦、中满腹胀、心腹痞、胃脘痛,突出其所创脾胃论。 卷中自头痛门至妇人门,卷下自大便燥结门至小儿门。 该书既是李杲平生临证的记录,也是李氏代表作。 《医学发明》 该书是由李杲弟子罗天益于1315年为他刊行的。 该书每篇以经文的论点为标题,并标明出处,如《针经》、《素问》、《难经》等,而后探本求源,加以论证,发挥经义,并列方七十余首,总以温补脾胃为指归。 该书结合临证实用,是东垣著作中别具一格的著作。 脾胃内伤的病因 向者壬辰改元,京师戒严,迨三月下旬,受敌者凡半月。解围之后,都人之不受病者,万无一二,既病而死者,继踵而不绝,都门十有二所,每日各门所送,多者二千,少者不下一千,似此几三月,此百万人,岂俱感风寒外伤者耶?大抵人在围城中,饮食不节,乃劳役所伤,不待言而知,由其朝饥暮饱,起居不时,寒温失所,动经三两月,胃气亏乏久矣,一旦饱食大过,感而伤人,而又调治失宜,其死也无疑矣。 * * * * * * * * 辨筋骨四肢(外感/内伤) 筋骨疼痛,不能动摇,甚则非扶不起。 怠惰嗜卧,四肢沉重不收。 外感 内伤 辨渴与不渴(外感/内伤) 感受风寒三日以后,谷消水去,邪气传里,始有渴证。 劳役所伤或饮食失节,伤之重者必有渴证,但久病则不渴。 外感 内伤 脾胃内伤的治疗 李杲论脾胃内伤的病机主要在于气火失调、升降失常。 由于气火失调之根本在于脾胃元气之不足,升降失常的主要方面在于阳气之升发。 因此,对脾胃内伤的治疗,主要有甘温除热 和升阳散火两大端。 东垣制方 泻火 升阳 益气 升清降浊 脾胃 脾胃为升降之枢,升降失常亦是内伤病机的重要方面 升清降浊亦是脾胃内伤病证重要的治疗原则 Eg: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中,升柴羌与黄连黄芩同用,泻火升阳融于一方 Eg:润肠丸中,大黄麻仁桃仁通利大便,佐以羌活升脾中清阳,佐升于降 益气泻火并重 阴火 元气 阴火与元气互相对立,二者一盛则一衰。 若不补脾胃元气,则无以制约阴火;不泻阴火,则阴火更耗元气。 因此治疗时,应益气与泻火并用。 代表方剂: 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 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 黄芪 人参 苍术 炙甘草 益气健脾 柴胡 升麻 羌活 升举清阳之气,以益气升阳 黄芩 黄连 石膏 泻火热之邪 今所立方中,有辛甘温药者,非独用也;复有甘苦大寒之剂,亦非独用也。 甘温除热法 若气火失调,以脾胃元气虚弱为主,阴火内盛始得之时,又当以益气升阳为主,兼以泻火。 《经》云:劳者温之,损者益之,盖温能除大热,大忌苦寒之药,损其脾胃。脾胃之证,始得则热中,今立治始得之证。 代表方:补中益气汤 补中益气汤 补中益气汤 人参 甘草 升麻 柴胡 黄芪 最多 白术 当归 烦热不退,少加黄柏以救肾水,泻阴中伏火 此方加减,是“饮食劳倦,喜怒不节,始得热中,则可用之”,是以脾胃元气虚损为本,阴火内盛之初期,方可用此方,以益气升阳为主,略兼泻火。 烦扰不止,则少加生地黄补肾水,水旺则心火自降。 医案选读 案1:夜凉昼热,热在上午,此东垣所谓劳倦伤脾之证也。上午热,属气虚,用补中益气汤,补气升阳。 ——王旭高《环溪草堂医案》 案2:项彦章治一人,病发热,恶风自汗,气奄奄勿属。医作伤寒治,发表退热而益剧。项诊其脉,阴阳俱沉细,且微数,以补中益气进之。医曰:表有邪而以参补之,邪得补而愈甚,必死此药矣。项曰:脉沉,里病也。微数者,五性之火内煽也;气不属者,中气虚也。是名内伤。经云:劳者温之。损者益之。饮以前药而验。 ——《古今医案按》 医案选读 案3:何绍奇先生《读书临证与析疑》一书,提到其曾治一女孩,左眼珠上有一芝麻大小之凹陷,遂求治。何视之,乃角膜溃疡,然而素无经验,勉力开出一清热解毒方,参以

文档评论(0)

学习让人进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活到老,学到老!知识无价!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