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基本知识.ppt

  1.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传染病基础知识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 胡小沙 第一部分 传染病的基本知识 三、传染病流行病学中的重要概念 (一)传染过程: (二)传染病传播的基本条件 三个基本环节: (二)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是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传染给其他易感者所经过的途径。 传染病可经过一种或多种途径传播。 常见的传染病传播途径与过程有以下几种:空气、水、食物、媒介、母婴、血液(体液)、直接(间接)接触、医源性、土壤等。 (三)易感人群 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就是这种传染病的易感人群。 人群作为一个整体对传染病的易感程度称为人群易感性,人群易感性的高低取决于该人群中易感个体所占的比例。 儿童及青少年由于身体抵抗力及免疫功能发育不完善,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尚未养成,自我保护能力差,因而较容易受到传染病的侵袭。在儿童中开展有计划的疫苗接种就是要提高儿童的群体免疫水平。 (三)潜伏期 (四)传染期 (五)病原携带者: 4、上述规定以外的其他传染病,根据其暴发、流行情况和危害程度,需要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的,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决定并予以公布。 报告时限 1、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人或疑似病人,或发现传染病暴发和突发原因不明暴发以及卫生部规定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人时,应在2小时内完成网络直报; 无网络直报条件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小时内以最快方式向当地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于2小时内寄出传染病报告卡。 2、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病原携带者,政府列入传染病管理的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应在24小时内,通过网络进行信息的录入报告。 无网络直报条件的责任报告单位应在24小时内寄出传染病报告卡。 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预防措施:指疫情未出现前进行的预防措施,如经常性的预防措施(管好水、粪等);预防性消毒、杀虫、灭鼠;预防接种;检疫和疾病监测等 防疫措施:指疫情出现后对疫源地所采取的控制和消灭疫情措施(针对三环节) 治疗性预防措施:指发生疫情后,采取积极治疗以终止传染过程,缩小传染源作用以达到控制疫情目的的措施(密切接触者的预防投药、病人的隔离治疗) 控制疫情三环节 管理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托幼机构中传染源的管理 指导患儿入院(或在家)隔离治疗。患儿在家隔离治疗时应尽量减少与他人接触。隔离期间应有专人进行治疗、护理和随时消毒。 未达到隔离期,不得返园。 托幼机构中传播途径的切断 开窗通风 湿式清扫 随时消毒 终末消毒 托幼机构中易感人群的保护 健康教育与宣传 应急接种与预防性服药 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发现续发病例及时隔离诊治。医学观察期间加强晨检和午检,不得接收或转出儿童。 幼儿常见传染病隔离期限 麻疹:自发现之日起至出疹后5天,伴有呼吸道并发症者隔离期延长至出疹后10天。 腮腺炎:至腮腺肿大完全消退(约3周左右)。 风疹:至出疹后5天或自发病开始后8日。 水痘:自发病起至全部水痘疱疹完全干燥结痂。 手足口病:症状出现后2周或全部症状消失1周 流感:热退后2日 甲肝:自发病之日起三周 托幼机构是传染病的高发场所 具有季节性: 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多发:麻疹、风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等 夏秋季则以肠道传染病为主。 除此以外,传染病的发生还与寒暑假及开学有密切关系。 1、环境相对封闭 幼儿高度集中 存在密切接触 2、幼儿的特点 个体的免疫力较低,普遍易感 自我保护意识差,卫生习惯不好 3、思想认识不足,卫生制度不健全 卫生设施投入不足或管理不善 托幼机构应对传染病的办法 一是传染病未发生前,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使传染病不发生; 二是传染病刚发生时,采取一定的控制措施,使传染病发生的范围局限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这样,可以达到最佳成本效益/成本效果。 一、早发现 1、早期发现的信号: 缺勤人数增加;(托幼机构) 就诊人数异常增多;(医疗机构) 多名幼儿出现同样的疾病症状; 周边已发生疾病流行,本园所有类似病例 2、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 要密切关注本班幼儿的出勤情况,对于因病缺勤的,应当了解其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如有怀疑,要及时上报。 疫情报告人接到报告后应及时追查幼儿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以便做到对病例的早期发现。 二、早报告 报告不及时的后果: 1、疫情扩散、蔓延(班级→全园所?→社区) 2、不能及时得

文档评论(0)

ki665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